浙江省运绿茵赛场 众小将琢玉成器

  本届浙江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足球项目是各地市的“必争之地”,赛场涌现出来的苗子也让业内人士颇为惊喜。
  开幕式前,大部分组别的足球比赛相继落幕,最近正在进行的男子丙组比赛则成为压轴好戏。“这批2005-2006年出生的孩子,正是打基础的最关键时刻。”在本次比赛副裁判长刘鸣晓看来,许多球员的童子功就是在这个年龄段定型的,“许多国际级巨星也一样,在这个年龄段就可以看出天赋如何。”他认为,如果错过这个最佳时机,不抓紧将璞玉打磨成型成器,很有可能就辜负了他们的天赋。“省运会对这批孩子们来说,成绩固然重要,但培养能力、发掘潜力更是重中之重。”
  除了裁判的工作,刘鸣晓从球员到教练,都有所涉猎,所以更能全方位分析省运会足球赛事的各个方面。他表示,省运会作为4年一次的集中比赛,队员的集训有限,真正系统性的足球培训,还要靠校园足球体系的长期培育。
  实力不俗的金华队,就是受益于校园足球体系。“金华有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0余所,而从联赛中走出来的小球星,很多已经走上了国家级的舞台。”金华队领队戴福南介绍,队中的小选手,盛天、姜宇轩、钱家年、叶应鹏、葛蒋瑜泰5名球员,通过校园足球的平台被发现,先后入选绿城梯队,去年还参加了由中国足协组织的未来之星欧洲训练营。
  无独有偶,嘉兴队中2006年出生的钱远帆在参加浙江省的青少年足球比赛时,被到场寻觅良才的绿城青训教练一眼看中,入选绿城2005-2006 梯队。实力加上机遇,钱远帆层层递进,每一个平台都遇见了欣赏自己的“伯乐”,得益于教育体系的培养机制,来发现苗子,由“普及”向“出人才”进阶。
  当然除了“走出去”,还得“引进来”,台州队就是其中典型。台州队共有4位教练组成员,有3位是外籍教练,给小选手带来先进足球理念。“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足球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体育。”刘鸣晓认为足球这项“勇敢者的游戏”,也是促进智力发展、培育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是创造性、想象力和自主、自觉、自信的体现。
  此外,足球也育人立德。在省运会足球比赛的赛场边,所有小选手的背包都是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场地上没有一片纸屑;比赛结束后首先向对方球迷看台鞠躬等等……这样,每位家长都不会拒绝让孩子参与足球、热爱足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