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体育化做“杠杆”撬动精准扶贫

  这段时间,金华市体育局定点扶贫村小埠口村第一驻村书记张胜有些忙,他要操办一个篮球赛,参赛选手是当地200多名村民。
  “靠体育聚人心、促经济,效果可不赖。”张胜的底气,来自半年多来的驻村经历。小埠口村是个经济薄弱村,以往体育活动在这里几乎为空白。如今,村里建起篮球场、乒乓球场地,建造健身绿道,铺设了健身路径,村民打牌的少了,锻炼的多了,精气神大大改观。连续的体育赛事,更让全村拧成一股绳,帮扶工作越干越顺畅。
  事实上,金华市体育局的结对帮扶只是浙江省体育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将体育融入扶贫工作,近年来已成为浙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益探索。据了解,在全省各地,各级体育部门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地区),兴学助教、改善文体设施,试水体育产业致富,使更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加快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步伐。
  台州黄岩西部山区地广人稀,环境优美,但因经济发展薄弱,山区村民收入来源相对比较单一,平田乡就是5个省级欠发达乡之一。体育扶贫在黄岩的探索与实践,是通过一批又一批帮扶工作组持续推动的。从自2008年省体育局与平田乡结对帮扶以来,省体育局至少派出了10批次的扶贫工作组,带来了折合300万元的款物。
  从兴建体育基础设施到改造学校、修缮文化礼堂、居民养老院,过去体育活动基本为“零”的平田乡,基本实现了农村体育设施全覆盖。通过锻炼强身健体,将防治疾病的关口前移,大大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这都让平田乡老百姓看到了显著成效,同时将体育充分融入到健康中国、健康浙江建设中去。
  与此同时,各地推广“体育+”模式蔚然成风。而以“体育+”理念助力扶贫,变“输血”为“造血”,逐渐也成为体育部门结对帮扶的新方式。去年,金华市体育局还开辟了“新战场”——对洋埠镇东田村开展结对帮扶,帮扶方式除了带去基本物资,就是为他们规划开发“体育+”模式。
  “在欠发达地区‘脱贫摘帽’的进程中,体育部门其实可以发挥很多作用。”在浙江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陆根沙看来,体育部门在结对帮扶过程中,不仅不能缺席,更要服务大局、发挥作用。
  “目前,浙江省体育局正在规范性地推广送体育下乡工作,今年就已经从体彩公益金中拿出200多万元资金,以送健身器材下乡、送体育技能下乡、送体育文化下乡三方面来入手,来引导基层老百姓开展体育活动,今年全省就至少会有20个地点会收到该项‘福利’。”陆根沙介绍道,“之后,我们的目标就是让送体育下乡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优先会选择欠发达地区,这不仅是推动全民健身的方式,也是深化体育扶贫的方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