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举行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会议

        12月19日,浙江省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会议在杭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一年来浙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情况,推广了运动员保障工作试点成果,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运动员保障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上,浙江省体育局局长李云林对如何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副局长李期华就近几年浙江省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情况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总结和部署。党组成员、人事处处长童志金、副巡视员黄圣方等出席会议。

        李云林在会上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今年10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运动员保障工作会议的精神,理清思路,查找不足。要充分认识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运动员是最可宝贵的体育人才资源,要做实、做细、做好深层次可持续开发。要理清“四个规律”,即一般学校的办学规律和体校办学的特殊规律;一般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运动员学生的特殊成长规律,切实将运动员培养成具有高超的运动水平、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要善于整合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沟通,拓宽运动员就业渠道,敢于突破,开拓创新,形成浙江特色。

        近几年,浙江省体育局在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相关政策规定的同时,根据浙江运动员队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方面的措施规定,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路子。以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探索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的新模式,创建了颇具特色的“校园金牌文化”。浙江基本实现了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险全覆盖。试训运动员缴纳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优秀运动员除上述三项外,还缴纳了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浙江省体育局重点加强了对运动性伤病的医学研究工作,重视抓好科研和医疗队伍建设,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伤病防止提供监督、诊断和治疗服务。浙江省体育局一直坚持把解决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加强与省人才交流中心、教育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人才需要信息,并通过《体坛报》、政府网站等途径为运动员搭建就业信息平台,给退役运动员放置人事档案、户籍关系开辟绿色通道,通过组织召开退役运动员职业推介会、校园招聘会形式,为退役运动员和企业的沟通联络创造条件。去年共推荐了22名退役运动员免试上大学,成功率达100%……

        会上宣读了《浙江省体育局关于表彰运动员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运动员自主创业标兵的通报》。浙江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现场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运动员保障合作协议。杭州市体育局、宁波市体育局、温岭市体育局、温州体育运动学校、浙江金耐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拥军作为先进代表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