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依托生态资源建成全国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
宁海县积极利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效应,紧抓户外运动热潮兴起的契机,去年12月建成中国第一条符合国家标准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该步道建设范围跨越7个乡镇(街道)和1个林区,总投资360余万元,包括100公里的登山步道、50公里的山地自行车道,以设计环保和谐、技术突破创新,首次把传统的户外运动同旅游、全民健身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向全国推广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统”的示范工程,宁海县被授予“全国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其主要做法:
一、利用资源、合理规划,形成步道建设的“基础”
及早谋划。近几年来,宁海县委、县政府根据健身的市场发展需求,超前规划定位,确定以山水资源为支撑、以运动休闲为特色的城市发展战略,将运动休闲上升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2008年,通过与国家体育总局对接洽谈,争取到第一届全国山地户外运动的举办权,展示了宁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山海资源优势和“游圣”徐霞客开游之地的文化优势,使全国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工程成功落户宁海,为形成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本土运动休闲品牌打好基础。
合理推进。确定项目后,宁海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协调会议,明确登山步道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登山协会指导下按照国家标准建设,邀请北京山岳美途体育文化有限公司负责勘察设计,县体育局负责项目建设,相关乡镇(街道)负责做好政策处理工作。根据研究,确定该项目包括100公里的登山步道、50公里的山地自行车道,路径上设计休息站、露营区等辅助设施,以山间天然路径原始现状为基础,根据沿途的自然风景和植被,建成具有健身功能的登山步道。
分解落实。方案落实后,考虑到沿途涉及大佳何镇、力洋镇等7个乡镇(街道)和茶山林区,宁海县创造性地实行了工程“分解制”,即按照步道建设的总预算和路线,聘请设计方和监理负责整条路线施工的指导和管理,将经费分解到沿线各乡镇(街道),做好各村预算,由村负责招标建设。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土地纠纷由当地村干部出面解决,解决了政策处理难题;同时,组织当地村民建设施工,因就近和熟悉地形,节约了成本,保障了生产安全。
二、创新设计、加强维护,彰显步道建设的“特色”
一是突出先进理念,打造示范工程。宁海县针对当前户外运动群体需求强烈但易造成环境破坏的负面效应,以“绿色健身”为理念,在设计施工中采用先进的“生态施工法”,最大限度保持自然风貌,引导群众在科学、环保的前提下参与户外运动和登山健身;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前瞻性考虑,将传统的户外运动与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发展有机结合,步道路线把沿途的生态资源、民俗风光、景点景区等资源串联起来,为下一步推进“运动休闲化、休闲产业化”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二是突出维护管理,打造安全工程。针对户外运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特点,在组织、设施、经费等多方面入手,切实保障户外运动健身的安全性。在组织方面,建立了由县体育局、乡镇(街道)、村、志愿者组成的维护管理体系,成立了国内首个完善的户外安全救援体系,制定了应急预案,配备救援人员和设备。在设施方面,首次在国内采用“太阳能救援杆”等先进设备,为夜间迷路等险情提供应急设施,首次在国内采用统一完善的路标、安全警示标系统,增加了运动安全性。在维护方面,每年安排经费,聘请沿途乡镇(街道)及所在村的村民为管理员,每月巡视2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三、加强宣传、打造赛事,形成步道发展的“双翼”
一是强势宣传加快品牌建设。初期,邀请浙江省、宁波市相关媒体宣传造势;中期,组建长三角地区“驴友”50人进行先期全程体验,形成网络舆论热点;后期,通过与中国户外网等国内知名网站合作、市县热点论坛组建活动、开通登山步道主题网站——中国宁海户外运动网、举办摄影大赛、向户外运动者分发5000本画册等方式,并进一步扩大宣传面,打造中国第一条符合国家标准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品牌形象。登山步道建成以来,已吸引了1.5万余名全国各地的爱好者,今年3月,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等也来实地体验。二是打造高端赛事形成品牌效应。利用国内首条登山步道的品牌优势,引进更高规格、更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高端赛事,与“中国徐霞客开游节”有机结合,组织与会的国家、省、市体育部门领导、全国百余家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代表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徒步体验登山健身步道,向全国社会各界成功推介,连续两年举办全国山地户外运动比赛。今年5月份成功举办亚洲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并吸引国家队在该县进行户外运动项目集训,进一步提升了登山步道的品牌效应。
四、突出优势、产业联动,扩大步道工程的“效应”。
一是加强资源整合利用凸显生态优势。在建设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过程中,宁海将境域内沿线7个乡镇(街道)的自然景观、景区景点、农家乐等较好的整合串联,有力促进了许家山石头村、茶山东海云顶、东山桃源等乡村生态景点的发展,2010年游客已达60万人,同比增长20.1%,部分景区收入提高4倍,进一步提升了宁海绿色生态县城的知名度。二是加强产业联动谋划全国生态旅游健身先行区。目前,县委、县政府正在着手调研前期工作,就如何以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设为主线,利用宁海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名片,充分发挥两张国家级牌子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将宁海1843平方公里的面积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包装、营销和宣传策划。拟将生态资源、民俗文化、农家乐等资源有机融合,进一步结合该县深甽镇“全国登山杖之乡”的产业基地优势发展体育产业,使工业、旅游业、体育产业等形成联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总体规划、整合资源、加快建设、提升服务等举措,形成一个在长三角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县域大景区,从而加速乡村旅游建设县域一体化发展,努力建成全国生态旅游健身先行区。 (宁海县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