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体育局局长李云林:在青春的舞台上大写体育辉煌

  “五四”,青年人的节日。

    体育,青年人的舞台。

    2009年,既是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90周年,又是开启后奥运时代的第一年。

    站在这个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书写着辉煌青春的日子里,首先祝愿浙江体育界的青年朋友,拥有更远大的志向、更辉煌的未来。

    青年与体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就是青年。全运会、亚运会,乃至奥运会,永远都是青年人的舞台。他们用力与美,用责任、梦想、青春、健康和激情、勇气、荣誉、进步,赋予这个世界新的纪录、新的精彩、新的华章。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在他的《体育颂》中,曾这样咏唱:“体育……使全世界的青年互相尊重和学习,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竞争的动力。”

    忆往昔,“五四”以来的一部中国革命史折射出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视祖国的地位至高无上,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赋予的使命义不容辞,为祖国献身义无反顾,折射出的就是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神。时间的巨轮驶入和平发展的当代,同样承载的是一代又一代体育青年,书写了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共奋进的辉煌历史,彰显着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的中华体育精神。

    因此,体育精神与“五四”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当代体育青年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要有与国家、民族荣辱与共的责任感。这是体育青年最基本的素养。自中国恢复参加奥运会资格以来,浙江健儿届届登上最高领奖台,全国只有两个省份拥有这一辉煌。在奥运赛场上,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这是多大的荣耀!金牌与荣誉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强烈的爱国热情、爱国责任,体现的是厚重的“金牌文化”。

    要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更要忠诚于事业。从事竞技体育,是漫长的磨砺过程;参与全民健身,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精神。没有哪一种体育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尤其在困难面前、挑战之时,更要高昂斗志、迎难而上,为崇高的奋斗目标不泄气、不懈怠。

    当然,对肩负后奥运时代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当代体育青年来说,还需要创业、创新的激情。这种激情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来自于持之以恒的学习与实践,来自于对事业的责任和忠诚,来自于不断丰富的金牌文化的积淀。只有这样,体育青年才能真正成为“刚柔相济”、“文武双全”的时代骄子,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民生、报效国家。

    学习是青年的第一要务。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本领,能够使自己的生命力更旺盛、创造力更活跃,也才有可能开拓更宽广的新领域。因此,浙江体育界的青年朋友,要珍惜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刻苦钻研,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追求卓越。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相信浙江体育界的青年朋友,一定会更加奋发努力,用梦想照亮现实,用奋斗实现追求,继承、创新、发展,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葆恒久的青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