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两会"热词:体育与民生

  19日下午,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在杭州闭幕。5天会议,简短高效。体育界的委员除了提交提案和建议外,还在会议上,围绕“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主题,与出席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一道,为体育民生和体育强省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翻开厚厚的会议记录,代表、委员们说的最多的词就是民生。这充分表明代表委员们对体育民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体育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理解。

    有代表、委员说:现在人们健身热情高涨,但社会体育指导员却十分缺乏,政府能不能将它与当前的就业形势衔接起来,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有代表、委员说:现在的健身活动很多,能不能设计一些主题,使其更有号召力,更有实际意义;

    还有代表、委员建议,政府的财政拨款中,应把体育单列一项,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诸如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小区内健身路径维修等的费用问题。

    对于利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岗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代表、委员更是举双手赞成。他们说,现在,政府支持大学生做“村官”,同样也可以出台一个政策,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延伸到平日学校的课程中,这样既能解决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能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问题,黄华童、王健、章莺三位来自省内高校的政协委员以提案的形式,建议政府在农村建立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农村体育广阔无边,但它又没有城市社区、工矿企业的条件,急需大批体育人才。因此,从构建公平、和谐的社会这一角度出发,建立专门的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非常有必要。”黄华童说,今后8月8日就是国定的“全民健身日”,只有让农民参与到健身运动中来,才算真正的“全民健身”,而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代表、委员们今年对体育的关注还直接体现在议案、提案的总量上。据“两会”议案和提案机构的最新公告,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议案组共收到议案31件,建议、批评517件,共计548件,在517件建议和批评中,文化体育内容排名第六;而在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收到的779件提案中,其中有236件涉及到文体等方面的内容,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体育界的委员提交的。

    据了解,这些包括文化体育内容的提案和议案,会议闭幕后,“两会”相关机构将会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对全部提案、议案进行集中交办。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