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瑶在杭州调研体育工作


  8月19日,浙江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瑶在杭州市调研,先后前往余杭区青山村、杭州体育馆、拱墅运河体育公园及杭州全民健身运动中心深入了解情况,走现场、访项目,为当地体育事业发展出谋划策。郑瑶指出,杭州要紧抓亚运会筹办这一历史契机,充分开发“亚运红利”,努力打造体育名城,让杭州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标杆。
  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自2019年起开展“未来乡村”探索,积极构建“生态+”协作平台,将研学教育实践与生态文旅、绿色休闲等产业有机结合。村里目前建有七人制足球、沙滩排球、网球场地各一片,同时依托优越的山水自然条件,开展户外露营、水上运动、研学拓展等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球80多位年轻人扎根创业,体育是重要的休闲活动、社交方式。郑瑶指出,要因地制宜、兴办赛事和活动,如开展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等活动载体,利用体育赛事进一步扩大乡村知名度。“青山村区位优势明显,山水资源禀赋好,要在保留当地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基础上,打造户外运动集聚区。同时,加强体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体育服务,吸引更高水平赛事落户。”郑瑶认为,要推广我省首创的“体育委员”制度,组织好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和指导,打通基层体育服务“最后一公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同时,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打造未来乡村的样板。


  杭州体育馆和拱墅区运河体育公园都是2022杭州亚运会比赛场馆。其中,杭州体育馆作为拥有50多年历史的场馆,借承办亚运赛事契机、遵循“修旧如旧”原则进行改造,以满足亚运会比赛需求。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杭州伞”是杭州亚运会最具设计感的场馆之一,相邻的体育馆是以“玉琮”为设计灵感,杭州亚运会期间这里将是曲棍球和乒乓球比赛场地。
  郑瑶指出,亚运延期之后既要做好亚运会场馆开放工作,更要做好亚运场馆赛后利用谋划,让老百姓充分享受“亚运红利”。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场是省内唯一一个曲棍球场地,郑瑶为场馆赛后利用号脉支招。他认为,要高点站位、长远谋划,创新运营模式、放大场馆效应,争取国家曲棍球队训练基地落户,按省队市(区)办模式组建运动队,同时推动项目进校园,积极引进并举办曲棍球高端赛事,努力打造杭州曲棍球产业。
  杭州全民健身中心是目前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共体育场馆之一,集游泳、羽毛球、健身房、击剑等众多运动项目为一体,也是杭州亚运会训练场馆之一。包括37个亚运场馆在内的共75个体育场馆均已上线“亚运场馆在线”平台,老百姓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查询、预约、支付等功能,让体育数字化改革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郑瑶希望,杭州在做好亚运场馆开放和赛后利用的同时,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健身需求,成为全省全民健身的新标杆;利用杭州城市发展优势,成为全省体育人才培养新标杆;培育多元主体、完善产业结构、扩大市场供给,成为全省体育产业发展新标杆;不断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扩大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打造高水平赛事举办新标杆;发挥省会城市领头羊优势,成为体育文化交流展示新标杆;作为数字经济高地,杭州要大力推进体育数字化改革,实施体教融合、体旅融合,在体育治理上不断创新改革,打造体育事业改革新标杆,努力将杭州打造成为体育名城。
  调研期间,郑瑶与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瑾就体育工作进行交流。杭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金承龙陪同调研。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