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龙舟划进美好生活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用4分半的时长讲述了缙云县仁岸村龙舟队和盘溪的故事。
  舒洪镇仁岸村,是个拥1000多年历史的小村庄。村里端午节的划龙舟,曾经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活动。仁岸村的龙舟赛,已经举办了5届,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今年吸引了8个乡镇参加,集结了168名精英队员。
  仁岸村现在这番山峦叠翠,绿水穿林的景象,几年前可不敢想。过去,仁岸村为了创收,建厂房、搭鸭棚,家家户户上山砍树,碾成木屑种香菇,废料就倒在溪水里。粗放经营导致河道窄了,污水多了,村子连续被评为环境“最差”村庄,镇长光是道歉就上了两次电视。“那个公园原来也是一个废弃预制厂,这下面一块就是鸭棚,上万只鸭养在这里,臭得不得了。那时候办龙舟赛根本不可能,水是黑的臭的。”仁岸村支部书记何伟峰说。
  没多久,树砍完了,外地买树成本太高,香菇生意越来越难做。大家赔上了环境,创收还遇到了瓶颈,这样下去可不行。但是这两代人的心血,谁拆谁心疼,进退两难怎么办?总得有人带头。2013年,第一片菇棚、鸭棚开始拆!龙舟队的马伟龙是舵手,作为当年第一户拆除香菇棚的村民,他直言:“美丽乡村建设,不会错的。”
  拆了乱建的棚,必须找到新出路。村里请来农业专家实地考察,根据当地温差大、雾气多、地势高的特点,提出大力发展杨梅、樱桃等精品果园,为村民增收。经过几年的努力,仁岸村的盘溪从污水横流治理到每年8个月一类水,门口的水清亮起来。如何摆脱“最差村庄”的固有印象?村里立刻想到了恢复龙舟赛。何伟峰认为,对于仁岸村来说,举办赛龙舟比赛不仅是一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体育比赛,更是一场展示仁岸山水风光,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形象的盛会。
  以前只能捂着鼻子走的盘溪,现在每年龙舟赛能吸引3万游客。原来光秃秃的山坡,现在靠杨梅采摘加民宿农旅项目,村产值达到1.2亿元。龙舟溪上行,人在画中游,如今的仁岸村,走在青山绿水间,也划进了美好新生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