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奥运冠军与上清华大学可兼得——揭秘中国射击奥运会“双料冠军”杨倩的成长与成功之路

  7月27日,浙江姑娘杨倩,应该是东京奥运赛场上最红的主角之一。
  本届奥运会开赛才四天,杨倩就已经“射”落两枚金牌。不仅如此,杨倩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她还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
  杨倩用能力、实力证明:夺奥运冠军与上清华大学可兼得。
  浙江省与清华大学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2016年,杨倩进入清华大学射击队,当时就读于清华大学附中。2018年参加高考,文化课成绩、体育特长均达到招录要求,杨倩也因此成为了一名清华大学学生。
  杨倩说,她十分感谢教练把她送到清华大学。“一边学习、一边训练,收获了很多,训练与学习两个方面,对我来说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尤其让我从多个角度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杨倩还说,非常感谢教练、队友与家人,在学习与训练共同进步的过程中,给予她的鼓励与支持。
  杨倩的教练葛宏砖告诉记者,根据职责分工,杨倩平时的训练由浙江方面全力保障,清华大学则负责教学,双方合力保障体育特长生在学习与训练过程中找到更好的平衡点。清华大学对体教结合的模式十分看重,处理学习与训练的问题上有很多好的方式、方法。清华大学射击队队员一般在下午放学后去训练,时间一般三个小时左右,训练之余就在场馆里晚自习。除周一外一周训练6天,周末一般是上午专项训练、下午体能训练。文化课师资都是学校的资深教师,但对体育特长生的要求并不会比普通学生低,作息时间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学习、训练、生活都十分充实。
  记者了解到,浙江的射击特长生上清华大学的,除了杨倩外还有杭州的邱烨晗、万颖捷,温州的陈芳,绍兴的王思睿、王岳丰,衢州的钱方恒,丽水的张超玄著(宁波输送)等,大有“批量制造”之势。在杨倩的同班同学、曾同是浙江射击队队员的王思睿眼中,杨倩充满自信、专注力强,训练中有自己的节奏,可以做到“脸不红心不跳”。杨倩强大的自信,也转化到文化课学习上,因此做到训练与学习相得益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