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90%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

    2012年11月2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体育局关于《江苏省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6月底,完成全省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任务,即在市、县(市)主城区、居民以正常速度步行10分钟左右(直线距离800-1000米)范围内,建设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设施,同时引导城市居民参加健身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服务。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由此在全省全面展开。
    江苏省体育局和各市政府高度重视“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工作,通过精心谋划,扎实推进,截至2014年11月,江苏全省90%的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成健身步道1000公里,顺利完成了省政府2014年度十大重点工作百项考核指标规定的任务。
    做好工作部署,加强督促指导
    2014年初,江苏省体育局把“90%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新建健身步道600公里”列入省体育局2014年十大重点工作60项考核指标,纳入全省县级体育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制定了目标任务和分解方案,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序时进度。在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和全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把这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江苏省体育局业务部门还根据工作计划,积极督促各地把这两项工作列入政府或体育部门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强指导,扎实推进。
    南京立足本市实际,制订并经市政府转发了《南京市体育局关于加快建设“10分钟体育健身圈”的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建设的标准、重点工作,以及保障措施。市委由社建委,市政府由发改委牵头分别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体系,并列入各年度民生工作目标和为民办实事工作对区县进行考核,监督检查工作进度;苏州则把“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作为与体育现代化推进工作相辅相成的重要内容,在《苏州市城乡一体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要与体育现代化工作相结合,《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核心指标体系》同时将城乡一体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作为重要指标内容。他们制订了《苏州市城乡一体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方案》,在《苏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中,对健身圈建设提出了相关要求;镇江市成立了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全民健身委员会成员单位全部参加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出台了《镇江市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实施方案》,各辖市区分别制订了本地的具体建设方案。为确保工作目标顺利实现,从2012年起,镇江市在“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三年规划实施期间,每年从政府财政拿出200万元,采用以奖代补方式专项用于“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   
    90%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
    江苏省体育局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体育局江苏省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省体育局省财政厅《江苏省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加大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力度。省体育局安排9300万元省级专项补助资金,2013年拨付3850万元,2014年拨付4500万元,用于补助各地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全省各地围绕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健身组织网络,积极开展群众健身活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电子地图,加大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两年来,南京市体育局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采购了517套健身路径,285副篮球架,865张室内外乒乓球台以及100余套室内健身房器材。该市同时拿出1700万元补助各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各区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超3000万元。南京市以“元旦健身长跑”、“9·29世界步行日”、“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全民健身节”系列活动、健身气功免费公开教学活动、南京都市圈体育舞蹈公开赛系列活动等六大传统健身活动品牌为龙头,建立起富有南京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模式,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无锡市定期组织举办的元旦长跑、网民公益体育大会、全民健身节等一批品牌活动,精心举办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性比赛,让市民既能欣赏到精彩比赛,又能参与其中。每年全市举办各类健身活动2000多项(次),参与人数达200万人次。全市每个行政村(社区)成立了6支以上经常活动的体育特色团队,上万多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常年活跃基层一线。
    镇江市共有市级单项体育协会32个,4A级体育单项协会2个;县级以上都建立了体育总会,乡镇(街道)都建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省级城乡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2个,市级城乡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41。已有280个晨晚练健身点被评为省级优秀站点,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点达5个。
    而扬州市则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发出扬州市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电子地图。电子地图包括公众版和政务版两个操作界面,公众版中有电子图和影像图两种视图模式,有点图查询、单条件查询、多条件查询和健身圈路径分析四大功能及六个辅助功能,大大方便了市民就近健身。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内涵和成效,江苏省体育局还在全省20个中心城镇开展了拆装式游泳池试点建设。去年6月,省体育局印发通知,组织各地在开展自查验收、向社会公示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统计建设进度,申报省级专项资金。截至2014年11月,全省90%的城市社区已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   
    建成1000公里健身步道
    根据江苏省住建厅和江苏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完善规划促进健身步道建设的意见》精神,江苏省体育局实施《关于为健身步道配置体育元素的参考意见》,督促指导各地体育部门积极参与健身步道建设规划设计、为健身步道配置健身器材、添设健身指导标识标牌、围绕健身步道广泛开展健身活动。针对苏中苏北结合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困难,江苏省体育局安排2040万元,扶持南通、扬州、泰州3市8县(市、区)安装了1203套健身路径。2014年4月开始,省、市体育局共同打造“迎青奥·骑遍南京”活动,在南京11个区分11个站组织市民骑行健身步道,每站均有400人以上参加。6月举办的省第九届“沿江体育带”全民健身大联动活动以健步走、轮滑、自行车等健身步道项目作为主要项目,全省16个主、分会场联动,主会场直接参与活动人数5000人,分会场不少于2000人,把步道健身溶入百姓生活。到2014年10月份,江苏全省建成1000公里健身步道。

(中国体育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