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球痴编写百年乒乓史

近日,由苏州乒乓球爱好者顾侍民独立编写的《世界乒坛百年纪事》和《苏州乒坛百年回顾》正式完稿,两部书稿分别达到12万字和4万字,编写工作用时7年。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专门为两书题写书名,并为《世界乒坛百年纪事》作序。
1月23日,顾侍民在自己家中向记者展示了两部书稿。其中,《世界乒坛百年纪事》的时间跨度为1884年至2014年,共分十二个章节,包含世界乒乓运动起源、乒乓器材、中国乒乓发展等文字和图片内容,并梳理了世界乒坛经典赛事,及重要比赛各国球队的球员、教练员名单。《苏州乒坛百年回顾》则以时间为序,记录了1904年至2014年期间苏州乒乓运动的历史,每一条均有中英文对照。书稿中还收录28张照片,包括苏州球手陈宝庆1972年受美国总统尼克松接见的珍贵彩色照。
“我退休前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乒乓球是最大的业余爱好”,72岁的顾侍民透露,他从1955年开始接触乒乓球运动,1960年曾代表吴县参加当时苏州专区乒乓球选拔赛。在上世纪80年代,他又迷上收集乒乓运动相关物品。在家中,他专门利用一间卧室用于存放藏品,记者看到,各类乒乓器材、书籍、报纸、球星签名、绘画和丝织等物品共有数千件。
顾侍民告诉记者,萌发编书的想法其实有点偶然。2008年,他在张家港观看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时,带上了一本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画册》想找球星签名,结果碰上知名乒乓解说员蔡猛,对方的“惊讶”让他意识到长期搜集的资料所具备的历史价值。从此,他开始编写《世界乒坛百年纪事》,2012年苏州申办世乒赛成功后,又继续编写《苏州乒坛百年回顾》。7年来,他多次赴上海、南京、镇江等地查询资料,并拜访众多当事人了解、核实。
“编这两本书,光查阅的资料、手写的草稿,就有100多斤”,顾侍民透露,2012年苏州中乒赛期间,他挑出一部分有关藏品送给徐寅生,对方不仅回赠了亲笔签名的球拍,还给他取了个“球痴”的称号。近期阅读两部书稿后,徐寅生亲自题写书名并作序,蔡猛也进行了题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