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冠军摇篮”,三十年辉煌这样铸就

    5月31日,刚刚从尤伯杯世界女子团体锦标赛赛场凯旋归来的南通籍羽毛球国手马晋,接到市儿童业余体校校长曹善华的来电:“马晋,祝贺你再立一功!1984年5月下旬,吴健秋成为我校第一个世界冠军,这次你勇夺尤伯杯团体冠军,为走过三十年辉煌的母校增添新的亮点。我代表体校全体教职员工感谢你!”曹善华的温情问候,让马晋备感温暖和自豪。
    市儿体校享有“世界冠军摇篮”美誉。近30年,这所看上去不太起眼的基层体校,创造了江苏乃至中国体育一系列之最:国内第一个所有训练项目均夺得世界冠军的地市级体校;国内第一个在单届奥运会贡献两名以上冠军的基层体校;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游泳世界冠军林莉和第一个奥运会羽毛球冠军葛菲;这里,诞生了6名奥运会冠军,占全省奥运冠军总数的30%……
    三十年春秋,市儿体校何以屡创辉煌?近几天,记者采访了市体育局和该校有关人士,尝试拉直这个问号。
    历任校长都有摇篮梦
    乐当服务员,被孩子们称为“校长伯伯”
    5月30日下午4点10分,曹善华像往常一样走进学校训练大楼,再过20分钟,各项目将开始新一天的训练。看到曹善华出现在训练房,正在做准备活动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地喊着:“校长伯伯好!”“全校300多名学员都这样称呼我。”说这话时,曹善华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市儿体校能成为‘世界冠军摇篮’,学校历任校长功不可没。”孙新设说。孙新设是我省一名资深体育工作者,曾担任市体育局副局长、市儿体校校长等职,十分了解这所体校的成长历程,“近30年,先后有7人担任校长一职,每任校长的性格、工作作风不同,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讲究奉献和追求。”
    早期的市儿体校,训练条件较为艰苦,可供训练的是一座小型体育馆和几间简易训练房。虽然硬件不足,但那段时期的几任校长有一个共同梦想:让体校成为世界冠军摇篮。为了早日实现“摇篮梦”,校领导总是冲在最前头,首任校长汤维新当年勤奋工作的情景,孙新设仍历历在目,“汤校长每天都到训练房亲自督战。他更是一名服务员,大到器材的添置、更换和训练场地的水电保障,小到学员们的饮料、茶点供应,事无巨细,样样过问。”
    汤维新的敬业故事,在南通体育界广为传颂。“此后几任校长,孙新设、孙淼、王育兵、袁四安、徐新春,包括我,都以汤校长为榜样,努力当好一名服务员。讲究奉献和追求,成为学校管理层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曹善华说。
    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貌不惊人的市儿体校几经风雨,厚积薄发:上世纪80年代,吴健秋、赵剑华先后夺取世界冠军;1992年,林莉勇夺奥运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同时成为第一个在奥运赛场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选手,这一壮举,标志着市儿体校登上了国际体坛最高殿堂。
    1995年10月,时任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来通视察。当时,市儿体校已培养出1名奥运会冠军、4名世界冠军,成为省内外一所较有名气的基层体校。伍绍祖听了校方负责人介绍后感慨不已,他欣然挥笔题词:扎实打好基础,世界冠军摇篮。“从此,‘世界冠军摇篮’成为南通体育和市儿体校的一张名片。”孙新设说。
    一所藏龙卧虎的体校
    教练有绝招,双双大手托起明日太阳
    4月下旬,姚一平、顾小晶夫妇登上本报开设的《寻访“最美家庭”》专栏,他俩事迹一经报道,获得外界广泛好评。
    姚一平、顾小晶是市儿体校羽毛球队教练。执教20多年来,两人向省级以上高水平运动队输送的优秀苗子不下数十人,其中赵婷婷、马晋、成淑3人登上了世界冠军宝座。 “姚一平、顾小晶的执教特点是选材准、训练严格,他俩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绝非偶然!”提起这对羽球伉俪,曹善华赞不绝口。
    “每名学员的条件不同,不可能让他们的风格都像我和小晶。我俩选苗子时,首先看孩子是否适合打球,然后再根据各人特点进行引导,形成自己的风格。”姚一平举例说,像成淑个子高,训练时就有意加强她的后场能力。赵婷婷、马晋均以网前球快速而著称,但风格又有区别,马晋的球刁钻、多变,赵婷婷的特点是凶狠。鲜明的执教风格,让姚一平夫妇赢得累累硕果,省羽毛球队总教练孙志安告诉记者:“南通选手基本功抓得实,进入省队后成长空间大。”
    “我校教练队伍藏龙卧虎,像姚一平夫妇这样敬业爱岗、乐育新苗的名教还有多人,如王汉生、陈静汉、丛振民、赵振民、张炳泉、张建武、张平、钱晓东、穆志祥等。”曹善华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葛菲被中外羽毛球界誉为“十年难遇的双打天才”;与葛菲同时代的乒乓球国手李菊,是中国女队公认的“最有男子化风格的选手”,多年来体校输送出的世界著名运动员,还有赵剑华、林莉、陈若琳等多人,他们相继登上国际体坛最高峰,与王汉生们的悉心栽培是分不开的。
    近两届奥运冠军陈若琳的启蒙教练高峰,应该是市儿体校最有代表性的一名教练。孙新设介绍,优秀运动员出身的高峰紧跟国际跳水运动潮流,运用先进训练手法培养陈若琳,使她迅速地成长为国际跳水界一名顶尖高手。由于执教成绩突出,高峰曾在短短四年内连跳三级,实现了从一名市级业余体校教练到一名国家跳水队教练的巨大飞跃。
    24年出了6名奥运冠军
    小米加步枪,精心布局铸就持续辉煌
    1995年至2008年,中国体育部门近三任掌门人伍绍祖、袁伟民、刘鹏先后视察过市儿体校。看到体校在有限的训练规模和普通的训练硬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惊中外的奇迹,领导们均感到不可思议。“你们是用小米和步枪,创造了国内体校一个罕见奇迹!”伍绍祖发出这样的感慨。
    一个中等地级市的儿童业余体校,何以在国内出类拔萃?“正所谓:好马配好鞍。多年来,我校能源源不断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合理的项目布局,应该是其中一个秘诀。”曹善华说。
    曹善华介绍,市儿体校的训练场地、经费投入、教练员人数、队伍规模、项目数等,在省内同级体校处于中下游。面对不利形势,逼得他们在项目布局中力求做到高效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体校一直开设乒乓球、羽毛球等6个训练项目,除游泳之外,其他5项均是中国、江苏的优势项目,涌现出大量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平时,我们注意与省级运动队教练多沟通,一出现优秀苗子就积极向上推荐。江苏这些项目在国内较有优势,我们学员到省队摸爬滚打几年后,参加全国比赛往往很有竞争力,他们进入国家队后自然成为冲击国际赛事冠军的急先锋。1984年以来,我校共培养出14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他们先后85次夺得世界三大赛金牌。”
    有件事,充分体现出市儿体校的精兵战略思想。技巧曾是该校一个训练项目,培养出了季磊、胡欣两名世界冠军。由于种种原因,技巧一直未能成为奥运项目,几年前市儿体校管理层作出一个果断决策:解散技巧队,让奥运新项目蹦床取而代之。孙新设解释:“这一选择,让体校有限的训练经费都花在刀刃上。”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选择,今年初市儿体校培养的蹦床小将邱铮敲开国家二队大门,成为该校输送的第一名蹦床国手。
    走进市儿体校大门,迎面就能看到一座6米高的雕塑——《世界冠军摇篮》, 雕塑底座上刻着学校输送的14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名字,在初夏骄阳的照耀下,体校这座标志性建筑更加熠熠生辉。站在雕塑前,曹善华思绪万千,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梦想:“近几年争取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在2016年奥运会再铸辉煌,二是早日培养出蹦床世界冠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