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服务民生 造福大众

    无锡市的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日渐增长、日渐多元,与之相比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产品相对单一、服务手段和服务质量跟不上群众的期待。江苏省政府已与国家体育总局签订了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合作协议,在江苏建设全国首个示范区,为此,无锡体育决定乘势而上,深化改革创新。
    一、创新工作理念。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理念和建设思路上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字”:一是在“民”字上做文章。把目光更多地聚焦民生、聚焦民众、聚焦民间,牢固树立“体育即民生”、“健康即民生幸福”、“体育是重大民生工程”的观念,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切实承担起公共体育服务的社会责任。坚持让民众当主体、当主角,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二是在“合”字上下工夫。一方面,要“合同一体办体育”,强调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合作,从“部门体育”小格局向“公共体育”、“民生体育”大格局延伸,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局面;另一方面,要“统合资源办体育”,通过体育体制机制创新,最大可能地释放社会、市场、个体办体育的能量。三是在“公”字上强推进。公共资源要实现公众共享,大型体育场馆、学校和基层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方要遵循亲民、便民、惠民的要求,在服务时间、服务产品、服务价格上都要体现公益原则;要从全面保障群众的体育权益出发,努力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普惠。
    二、加强工作统筹。按照“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加大服务保障,加快构建功能明确、网络健全、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要求,在工作统筹上要强调“三个化”:一是坚持便利化服务。加快建设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发展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重视培育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造便民的科普和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坚持制度化设计。按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完善设施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监督评估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制定政府购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办法、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等政策。三是坚持长效化推进。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统合到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体育工作目标的体系中,同时科学制订行动计划、方法步骤、时序进度和责任分工,确保持续有效推进。
    三、改进工作方法。一是抓重点突破。紧紧围绕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着眼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在政策引导、政策扶持、政策保障上求突破,在制定体系指标、创新办赛体制、消除市场准入“门槛”上求突破,在优化服务标准、再造服务流程、革新选材育才机制上求突破。二是抓问题解决。着力解决制约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需求问题。三是抓优势积聚。夯实基础优势,扩大体育的群众基础,建好各级设施,凝聚基层组织力量和人气资源;利用环境优势,敢为人先,争先创优;汇聚人才优势,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竞技人才、教练人才、管理人才和一大批全民健身指导人才;用好科技优势,在改革训练管理手段、拓展体育信息服务、发展体育产业等方面有所作为。
    来源:中国体育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