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理事会成立

    8月20日下午,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理事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蔡振华,南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大卫任名誉理事长,蔡振华兼任名誉校长;国家体育总局乒羽管理中心主任刘凤岩,南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通州区委书记费高云任理事长。
    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于2010年8月竣工投运,同年9月1日正式开学,学校与中国乒乓球通州训练基地互为依托、资源共享,占地1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1.54亿元。学校自开学以来,共培养学生230人,目前在校学生148名。学校成立时间不长,已取得可喜成绩,在全国少年乒乓球(南方赛区)比赛中,2011年获得女子团体第八名、男子团体第十名,2012年取得女子团体亚军、男子团体第四名。两年来,学校先后承办了全国乒乓球教练员岗位培训、国家男二队及国际乒联冬令营集训等活动。
    会议通过了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特邀理事、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名单。通过了理事会章程。蔡振华、丁大卫分别给理事会相关人员颁发聘书。理事会全体人员还审议通过《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草案)》。
    南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通州区委书记费高云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说,通州是全国闻名的崇学之乡,历来崇文重教,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区)。三年前,中国乒乓球训练基地落户通州,三年来,基地与乒乓球运动学校切实加强文化教学、体育科研、技能训练和对外交流合作,努力打造一流的教学、训练和管理队伍,培养思想品德好、运动水平高、文化基础强的优秀体育人才,正在成为国内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乒乓球人才培养基地。费高云表示,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是对进一步促进学校蓬勃发展的又一次实践和探索,通州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促进学校做大做强,为南通乃至全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南通市副市长朱晋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理事会成立表示祝贺。他说,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自2010年9月成立以来,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理事会的正式成立,掀开了学校发展新的一页。他希望学校持续完善管理体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推动升格发展、持续强化宣传推介,努力把学校建成对外宣传中国乒乓球运动的重要窗口。
    蔡振华高度评价了中国乒协乒乓球运动学校两年来取得的成绩。他说,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较好地走出了建设与运作乒乓球学校的第一步,完成了起步阶段的任务,为体教结合的运行积累了一些经验。
    蔡振华指出,实现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持续发展,继续保持我们竞技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不断发扬光大中国乒乓文化,首要条件就是要培养在新的历史时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乒乓球人才。中国乒乓球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成立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现代化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和乒乓球工作者,全面提高运动训练者的科学文化素养,谋求一种竞技体育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为中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积累新的经验。
    就学校今后的发展,蔡振华要求各级组织更加重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各部门要职责明确,各行其职,落实责任;要确保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不断提高学习质量;要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宣传学校,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要拓展资金投入渠道,为学校发展提供后劲;理事会成员要肩负起责任和使命,更多地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把学校真正建设成为中国体育事业体教结合的试验基地。
    会上,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宋乐伟汇报了学校基本情况。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相关领导,通州区领导陈斌、虞越嵩参加会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