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体育打响迈向现代化的发令枪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春伊始,昆山体育将深入贯彻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率先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工作为抓手,打响迈向现代化的发令枪,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一是全力推动体育基本现代化工作的开展。对照《昆山市体育基本现代化工作实施意见》,整合全市体育资源,组织各区镇及有关单位深入落实体育基本现代化各项指标,全面开展体育基本现代化工作。全面启动《体育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调研,在总结淀山湖镇预调研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调研内容、科学设定调研指标确保调研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加大考核验收力度,细致摸排体育基本现代化指标落实情况,力争在三季度末,部分呈现体育基本现代化样板示范区。二是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健身条例》。以全民健身月和8月8日“全民健身日”体育节为结点,不断推动群众体育向科学化、生活化、品牌化迈进。要进一步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三个提高”,一是努力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二是努力提高市民健身的参与热情和生活化水平,三是努力提高体育服务指导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和巩固“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三是贯彻落实“体教结合”机制。继续不断推进业余训练“体教结合”、“体社结合”机制,规范引导业余训练健康发展,创新少体校管理机制。继续深入开展运动员注册工作。进一步调整完善训练基地和新一轮传统校布局,争取开辟新的业训基地,启动创设四星级少体校工作。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强化教练员专业素质。完善教练员考核制度。争取在田径和女子篮球项目上实现市队县办。加大运动员输送力度,争取在南京青奥会上有我市运动员参赛。创新竞赛工作,全面启动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的中小学生联赛。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成立昆山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培训中心,全面规范全市中小学生培训体系,满足更高水平、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培训需求。四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制订实施《体育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出台《昆山市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转型,提升体育产业能级。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对部分规上企业进行跟踪调研,提供全方位服务。组织体育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体博会。加大体育健身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规范体育健身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市民健身需求。认真落实《体育彩票管理办法》落实情况的各项工作,加大体育彩票的销售与管理力度,加强体育彩票公益形象和金牌服务的宣传,巩固电脑型彩票销售、拓展竞彩型彩票市场,争取体彩发行量上再有新突破。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是全市当前发展体育产业的主要抓手,将不断拓宽思路,创新作为,制订《昆山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的空间布局,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增创体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在率先成为江苏省体育产业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全力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努力进入体育产业的“国家队”方阵。五是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体育设施专项发展规划》的论证,合理布局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加大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确保体育中心游泳综合馆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结合文化昆山建设和十二五规划落实,在全市各乡镇普及新“四个一”工程(一个室内体育馆、一个游泳馆、一个体育公园和一个综合田径场)。年内启动周市、千灯、锦溪、张浦、淀山湖等区镇的体育馆、游泳馆和玉山、巴城的游泳馆建设。指导周市、陆家、张浦建设体育公园。加快社区体育设施布局,年内新增50组社区健身设施;向社会捐赠50套篮球架、50套乒乓球台。鼓励发展景观体育,在绿地、公园增设体育设施,力争在夏驾河、滨江绿带率先实施。力争全民健身中心获得国家命名。六是积极承办极具影响力的精品赛事。办好“昆山杯”四国男篮锦标赛、亚洲田径大奖赛、中美(澳)明星滑水赛、中国龙舟公开赛等重大国际赛事。办好全国体操锦标赛暨世锦赛选拔赛、全国田径大奖赛、中国壁球锦标赛等国内高水平赛事。承办赛事向纵深方向发展,鼓励区镇积极承办省级以上比赛,花桥的中日韩门球邀请赛、淀山湖的全国个人门球争霸赛、锦溪的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张浦的围棋甲级联赛、周市的象棋甲级联赛。要不断促进昆台交流、打造海峡两岸系列赛事,继续办好海峡两岸篮球邀请赛、千灯的海峡两岸围棋赛,创办周庄的海峡两岸象棋大师赛、周市的慢速垒球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