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专家论证会在宁举行

  5月14日,江苏省体育局组织召开《江苏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论证会,邀请南京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政府研究室专家教授对《规划》进行论证。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少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二级巡视员范金华介绍规划编制情况。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规划》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的体育担当,总体思路清晰,发展目标可行,战略任务明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科学性,为未来五年江苏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专家们结合各自的工作经验和研究特长对《规划》的目标设定、发展任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和论证,全面分析了“十四五”期间江苏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认真剖析了江苏体育“十四五”事业发展的基础、短板和突出优势,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在听取专家论证意见后,陈少军表示,各位专家紧扣新时代新特征、新阶段新使命,紧密联系有关上位规划精神要求,结合江苏实际和体育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发表了非常中肯的意见建议,站位高远、点题精准,对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具有积极作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学编制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改革精神、符合省情实际、反映群众意愿的发展规划,对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快体育强国、强省建设新部署新要求,更好地发挥体育“四个重要”作用,引领江苏体育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意义重大。江苏省体育局将按照论证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强化学习、深入思考、吸收消化,找准问题、优化路径、做实举措,在开新局上下功夫,在拓新路上下功夫,抓紧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
  对于《规划》修改和执行工作,陈少军从指标目标标准化体系建设、开放融合发展路径拓展和《规划》监测评估机制实施等三个方面,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希望专家们发挥智囊智库作用,多提宝贵意见。一是强化《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地,加强工作标准的细化量化,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明晰标准和指标体系,合理界定基本公共服务与非基本公共服务边界,更好地实现政府统筹、多元投入、社会协同、共建共享。二是加快推进开放融合发展,完善体教融合刚性政策、配套措施,统一职业体育发展认识,落实体育产业优惠扶持政策,加强运动促进健康等经验总结和复制推广。三是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健全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全过程动态规划评估体系,组织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优化实施策略,逐步建立起专家评价、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方结合的评估机制。
  会上,二级巡视员范金华介绍了《规划》的编制过程和总体思路,表示江苏省体育局高度重视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时间早、推动力度大,前期研究、规划对接、征求意见等各个环节工作扎实,形成了较好基础。《规划》从“两个大局”出发,着眼更好地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充分发挥体育“四个重要”作用等多方面的价值功能,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坚持“率先”“前列”标准、坚持突出民生“温度”、坚持做好统筹衔接,旨在加快推动体育强省建设,奋力谱写“体育让生活更美好”新篇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