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黑龙江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在鹤岗市举行
2010年黑龙江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于
省体育局局长郭铭玉在会上做了讲话。郭铭玉在讲话中指出,努力做好2010年的群众体育工作,对于高质量圆满完成《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深入推动《全民健身条例》的贯彻实施,加快建设体育大省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强调,要深刻领会建设体育大省的基本内涵,全面准确把握我省群众体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建设体育大省的目标,为全省体育战线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群众体育作为体育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准确把握建设体育大省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发挥群众体育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认真面对群众体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把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同建设体育大省的各项任务、目标紧密结合,立足本职,服务社会,更好地实现群众体育的社会价值和崇高使命。
第一,群众体育是建设体育大省的基础性工程。群众体育的发展程度,是体育大省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我省竞技体育连续多年处于全国前列,被国家评为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单位;体育产业在体育彩票和冰雪体育产业的带动下,发展较快。在体育大省建设中,群众体育尚需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是体育事业最本质的内容,在建设体育大省的进程中,要积极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和新步伐,在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从而推动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要研究建设体育大省中群众体育发展目标,把群众体育作为体育大省的基础性工程,发挥群众体育在促进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使体育真正与大众相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建设体育大省,要把体育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全民参与体育,充分发挥体育的独特功能,体现体育的综合价值。体育在比赛场上为国争光,为省争荣的同时,还要发挥在强身健体、融合关系、团结友爱、怡情养性、展示自我等方面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不仅仅需要比赛场上的呐喊和欢呼,更需要的是如何亲身参与体育、如何把体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因此,要努力探索群众体育新的发展方式,普遍增强群众体育的广泛性和参与性,把增加体育人口的数量作为建设体育大省的重要指标,把群众体育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和场地建设作为建设体育大省的关键环节,使体育的独特功能和综合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丰富建设体育大省的内涵。
第三,建设体育大省,要充分发挥群众体育的平台作用,通过群众体育的发展来带动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均衡发展。建设体育大省,需要体育内部各门类协调、均衡发展,共同进步。从我省体育发展水平的内部结构看,与体育大省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作为体育的基础,要研究群众体育如何与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紧密结合,探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关系,从更高的层面上来审视群众体育在体育事业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从建设体育大省的高度,理顺群众体育与体育各门类之间的关系,发挥群众体育的综合平台作用,并把其作为体育大省的核心环节来把握。
建设体育大省是新时期我省体育事业的奋斗目标。从群众体育方面来看,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全面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体育大省的显著标志之一。在建设体育大省中,群众体育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全面提高政府保障公民基本体育需求的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使体育成为民众自觉的、重要的生活方式;广大青少年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普遍增强;群众体育的政府投入、组织化、科学化水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等各项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群众体育法规制度建设更加健全,社会力量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群众体育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更加成熟和完善。
在谈到下一步群众体育工作时,郭铭玉强调,要以关注民生为根本,突出重点,加大措施,强化工作力度。
一是顺应时代变化,以群众身边组织建设为重点,加强体育总会和体育单项协会建设。要认真做好体育总会换届和成立工作。没有成立体育总会的市地县在今年都成立体育总会,并争取独立开展工作。要大力推进成立各单项体育协会,根据当地群众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程度和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成立有针对性的单项体育组织。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提供有利的优惠和支持政策,拓宽体育市场准入渠道,增强体育发展能力,利用协会力量,使体育与社会充分融合。要处理好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的关系,做到管办分离。要从监管的角度,加强对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的管理。要扩大对公益性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为群众体育组织提供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源。要建章立制,加强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的自身建设。
二是运用突破性思维,采取超常规措施,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和本地实际,创造性地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努力打造群众体育活动品牌,继续开展“体育彩票和谐龙江全民健身行”系列活动。要认真研究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政策措施,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积累和增加全社会的体育资源。三要充分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影响力。
三是加快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大社会体育场馆开放力度。要在认真总结全民健身各项工程建设经验基础上,切实履行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政府职能,进一步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快建设基层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切实按照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把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要加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的管理,调动各级体育部门积极性,对于体育健身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工作,要确定审批权限,严格把关,规范申报审批途径,减化审批环节。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逐步改变体育场地资源不足、利用率不高的状况。
四是以积极推进“体教结合”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要以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从战略高度认识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真正意识到青少年体育工作是教育部门的大事,也是体育部门的大事,切实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要大力推进体教结合发展道路,切实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在学生和体育教师资源,积极利用体育部门在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理念的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体教结合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要认真抓好《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推动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广大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宣传,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出家门、走向操场,倡导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体育、促进青少年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良好舆论氛围。要努力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相联系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网络,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要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继续加大“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和冰雪体育长廊建设的扶持力度,使其真正成为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最好载体和基地,做好体育传统学校的资助工作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建工作,研究和解决制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传统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其开展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政策服务。
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王旭作了题为《振奋精神、齐心协力、求真务实,为黑龙江群众体育事业的跨越发展努力奋斗》。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省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分别就做好社会体育和开展体育竞赛做了部署。各地市还在会上就做好当地的群众体育工作做了发言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