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内蒙古体育工作在五大领域取得新进展

 

2014年是体育事业倍受关注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事业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为体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确定了根本遵循。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刘延东副总理来我区考察时,对足球、马术、冰雪等项目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王君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我区体育事业发展,并对足球改革与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出了重要批示。自治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对体育工作的重视支持力度空前,我区体育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抓创新、促突破,体育事业改革展现新面貌。

积极推进自治区体育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编制并向社会公示了《自治区体育局行政权力清单(征求意见稿)》,完成了权力清单梳理第一阶段任务。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推进《内蒙古全民健身条例》的修订工作列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15年立法计划。起草了《内蒙古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向公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全面启动了足球运动改革与发展工作。紧紧抓住我区作为唯一足球改革发展试点省区的机遇,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目标任务,全区体育系统以培养优秀足球专业人才为主线,以实现人才强足为目标,积极行动、群策群力,不断推进足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提高我区足球改革与发展工作科学管理水平、竞赛组织水平和综合发展实力。

二、抓基础、促普及,群众体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4年,全区体育系统继续以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目标,从满足群众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全民健身需求的新常态要求出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特色品牌活动丰富多彩、社团网络不断扩大、科学健身意识逐步增强。

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投资近7200万元用于“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雪炭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和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为全区250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配发了健身器材,新增全民健身路径126套,完成了在苏木乡镇建设100个小型体育健身中心的目标任务,资助5个草原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单位。

继续开展“一地一品牌、一地一特色”全民健身特色品牌创建活动。通过完善筛选标准、创新资助办法、鼓励社团参与,共筛选全民健身特色品牌项目230项,资助资金500万元。

在体育社团组织建设上,修订完成了《全区性单项体育协会管理办法》。自治区级体育社团达到35个、俱乐部12个。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4769人,新增107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以承办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组织开展了我区民族体育工作专题调研,提出了加快发展民族体育工作的意见建议,为科学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奠定了基础。

三、抓管理、促提高,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

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展现。2014年,我区优秀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重大比赛共获得金牌74枚、银牌87枚,铜牌126枚。在第八届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上,杨晓丽、李倩为中国代表队夺得1金、1银,创造了中国女子拳击的最好成绩。在仁川亚运会上,陈东琦与队友配合夺得50米步枪三种姿势团体金牌,这是我区运动员时隔32年后再夺亚运会步枪冠军。在第51届世界射击锦标赛上陈东琦获得3个第二名,并为国家队获得1个里约奥运会参赛席位。

积极备战里约奥运会和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根据国家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实际,完善了项目布局,新增了内蒙古女子足球队、青少年网球队、自行车队,与包头市合作共建了青年女子排球队。本着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原则,所属项目队总(主)教练、领队进行了公开竞聘,探索组建了复合型训练团队。

进一步扩大了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设,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目前,我区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单项基地37所,其中,2014年新增12所曲棍球基地和5所田径基地。新命名了1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户外活动营地、7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继续实施曲棍球“童军计划”,建立了8所曲棍球项目推广学校。

四、抓重点、促创新,体育产业取得新发展。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日益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伴随体育事业发展逐渐成为新兴健康产业,日渐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围绕国家关于发展体育产业的总体要求,2014年,加强了对体育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召开了全区体育产业发展研讨会,明确了发展思路,为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提供了依据。举办了全区体育产业培训讲座,推动体育系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促进体育产业取得新突破。

体育彩票销售实现新突破。2014年,内蒙古体育彩票累计销售29.36亿元,较上年增加了7.49亿元,增幅达34%。其中,电脑型体育彩票销售22.65亿元,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6.71亿元。共筹集公益金8.23亿元,返奖17.52亿元,上缴个人偶然所得税2655万元。积极参加2014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以民族体育、草原健身、冰雪项目等特色板块,全面展示了我区民族体育的魅力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资源。

五、抓比赛、促交流,大型赛事活动圆满完成。

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世界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和第五届中蒙俄国际青少年运动会,促进了我区体育工作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成功举办第十三届全区运动会,发现了大批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816日至25日,第十三届全区运动会在赤峰市举行,本届运动会首次将雪上项目、橄榄球、女子足球等项目纳入正式比赛,共设24个大项510个小项,8000多名运动员参赛。1人超全国少年纪录,8人19次打破13项自治区最高纪录,31人41次打破31项自治区青少年最高纪录。

2014年,我们还圆满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任务。根据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1231日,全区共有体育场地2536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通过本次体育场地普查,对我区体育设施现有状况和分布情况有了新的认识,并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4年,在对外交流上,继续深化我区与蒙古国的体育交流与合作。我们还邀请台湾、香港、澳门体育代表团、体育社团来我区访问,商洽体育合作事宜,增进了了解和友谊。

在宣传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了与各级新闻媒体的交流合作机制,改版了内蒙古体育局官方网站,创编了内部刊物《内蒙古体育》,宣传工作呈现出新气象。

在体育文化上,组织了“魅力体育美好生活”摄影展,着手编辑《体育箴言》、《体育名人录》,内蒙古体育博物馆筹建工作进展顺利。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