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圣火

       祥云缭绕,圣火烛天。随着北京奥运渐近的脚步声,那柄锥体曲面呈纸卷轴造型的火炬和其顶端上跃动着的火苗,一直是人们追寻的目标。只要是它出现的地方,便引来群情欢呼,五彩缤纷,山水振奋。虽然到现在,火炬传递的全程路线已过多半,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却激情逾增。
       有幸成为火炬手,有幸跑出了传递梦想一段珍贵的路程,也有幸体验到了高举火炬时感受到的激情。

   

奥运火炬为什么会“独行天下”

      2008年3月24日,当北京奥运圣火在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的一刻起,全世界便处在了激情燃烧的亢奋之中。

      五大洲19个国家19个城市及香港、澳门的传接,待五月份火炬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时,北京奥运火炬的传递活动已进入了高潮。据有关数字显示: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时间为130天,传递总里程约13.7万公里。火炬手数21880名。创奥运史上传递路线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新纪录。

      我关注过多种活动,但发现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一种能象奥运火炬打破国界,超越社会制度,超越民族,以火相传,将世界连接在一起的大型传递活动。

      怎样解释这独一无二的现象呢?

      历史这样回答: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颇为相似,奴隶制城邦国家林立,战争频繁,人民怨声载道。于是这个信奉神灵的国家中的三个最强盛的城邦便借助想休养生息的想法,推出了“神圣休战”的竞技赛会。传递这一信息,必须要在宙斯神殿“圣火坛”前燃起圣火,接过少女用凹凸镜点燃的太阳火炬,然后跑向各个城邦传谕。

      从一个月到三个月,“神圣休战”使古奥运竞技会成为一个独立于残酷战争之外的和平友谊盛会。显然,现代奥运的创始人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继承和发展了古奥运的点燃圣火、火炬接力等仪式。

      奥运火炬“和平、友谊”的内涵被全世界所理解,它所产生的“平等、和谐、包容和参与”等的价值观受到世界人民的赞美和接受。奥运圣火被公认为奥运理想的最高象征。这也就不难理解,奥运火炬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独特的风景线了。

      曾有人问我,火炬接力你最激动的时刻?我回答:当上一棒火炬手与我顺利对接,一道炫目的火舌从火炬顶端喷吐我将它举起后,再听到”中国加油“声浪的一瞬,是令人血脉贲张,激情四溢之时。因为此时,我感受到了火炬的价值,感受到了传递的份量——在这一刻,我就是传递奥林匹克理想的使者。

   

传播奥运精神是火炬手的天职

      6月27日上午8时20多分,我作为65号火炬手参加了大同站的传递活动。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体育最高殿堂,为什么每届比赛前都要进行全球性的圣火传递仪式?在参加了本次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之后,我才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奥运会不只是单纯为了比赛,是人类在公正、交流友谊的平台上通过相互竞技向人类传播奥运向上,进步的奋斗精神。而火炬接力就是奥运会的前奏,就是世界上仅次于奥运会本身的最大的传播活动。奥运会之所以突破体育本身,成为人类最大的文化活动,就在于它始终以一种特有的方式进行自身的传播功能和价值被全世界所接受。

      作为一名体育记者,传播奥运精神是我们的天职,成为火炬手,就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山西境内共有624名火炬手、161名火炬护跑手参与了运城、平遥、太原、大同四地的传递活动。火炬手覆盖全省11市各个行业,包括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运动员、教练员、解放军等,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最长者已有90高龄。与他们谈起同一话题,大家都有同感。近日采访了全国劳模申纪兰,她已被邀请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她说:跑了火炬传递之后,觉得担子更重了,我一定要让奥运精神在全村、全县家喻户晓。太原市双合成总经理赵光晋自从成为火炬手后,无论参加什么活动都要身穿火炬服,带上火炬。她表示:郭杜林月饼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西的光荣,我们一定要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把山西的品牌打出去。冯泽民是山西射箭队领队,成为火炬手后,这位十年逞雄全国箭坛的老将重又焕发了青春,他向记者表露了心声:要用奥运精神带好新队员,力争山西的射箭运动早日翻身。

      责任感是力量的源泉,这也正是奥运精神的真谛。

 

珍惜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平台

       在我参加火炬传递的前后,遇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场面:许多青年男女和学生要求摸摸火炬,甚至要求和火炬手握手、照张相。有一次,一位腿脚不方便的老人被两人搀扶过来想和火炬手们合张影,几名火炬手不由眼圈发了红。

       奥林匹克是西方文化的经典,火炬传递自然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人们对此能发出倾心的热爱,这说明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中国人向世界表明向往奥运会在100年前。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向世人发出了诘问:中国何时能举办一届奥运会?

     中国共产党回答了这个问题,改革开放的中国写出了圆满的答案。

       百年奥运,最大的珍贵点就在于折射出的中国巨变。展示出的中国广阔的胸怀,搭建起的东方文化交融的平台。

       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被公认为国际奥委会成立100多年来所作出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因为就整个世界而言,还没有比有13亿人口更能代表东方文化的国家。而中国也确实没有让世界失望,奥运前的一系列活动和文化开发,无不以浓郁的本土文化元素而展示了中国的风采,同时也为奥运增添了光彩。中国珍惜这次机会,仅就火炬的设计来看:握柄用汉红漆,造型为纸卷轴,图案为“祥云”,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完全称得上是东方文化的精品。

       曾有人说,中国人的“温良恭俭让”,不适合于西方人赤裸裸的竞争。其实,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奥林匹克的全球化,两种文化的相互碰撞、砥砺和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奥运会发展到今天,东方需要“强调竞争、全力争胜”的西方体育理念,西方也需要东方儒家传统体育伦理所表现出来的诚实、仁爱、友善等观念的思想,已为许多国家接受。23届洛杉矶奥运会美国人将火炬传递路线按公里出卖,虽然获利巨丰,并没有获得叫好声,倒是我们的“和谐之旅”传递,不带商业色彩,突出了“人文奥运”理念,赢得了喝彩。

       火炬走过了山西,也将走遍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中国多元文化已经营造了一个巨大的传播奥运精神的舞台,同时也营造了一个难得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平台。

       从华夏文明发祥之地的黄河岸起步,到世界文明的石雕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为终点,山西的大运沿线已深深地打上了奥运的印记,山西悠久的文明与奥运灿烂的文化已经在对视中交融。

     珍惜这个平台吧,它将把山西和世界连在一起。
                                                                                                                                    (山西日报  李春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