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从1小时开始》系列报道(二):“减负令”几乎成了一纸空文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绝大部分老师对学生体质差的现状深表忧虑。太原市中小学学生卫生保健所通过对20年间太原市学生体质的动态分析,更是印证了这一忧虑:20年间,太原市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发展极不平衡,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增长显著,而肺活量、身体素质水平则显著下降,体质综合评价水平也在下降。“我们根本就没时间进行锻炼!”“每天连做作业的时间都不够,哪能有时间锻炼!”记者采访时,大部分学生表示,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导致体育锻炼缺位最主要的原因。

    早6时起床,6时30分出门,7时10分到校早读,上午连早自习在内要上五节课,中午在小饭桌吃完饭,回教室趴一会儿,有时写作业,下午2时50分开始接连上四节课,6时20分至7时是活动及吃晚饭时间,晚7时至8时40分上晚自习,放学回到家是9时30分左右,写完作业睡觉时已快12时了――这就是一名普通高中学生一天的生活轨迹,就是说,学生想锻炼,有时间吗?

    一位张姓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的女儿上初二,“每天晚上做作业都得做到十二点左右,有一次做作业,她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咱看着还心疼!”

    为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育部门曾多次下达减负令。省教育厅在《关于2006年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安排意见》中明确规定:“严格规范中小学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小学取消早晚自习;严禁学校、教师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假期组织学生上课,更不得收费上课、补课……”可惜,现实却并不乐观。

    5月,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曾就课业负担的问题,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家长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有70%的家长认为课业负担过重或较重,其中感觉课业负担过重和较重的主要集中在初、高中阶段。而对于学生回家后用于完成校内布置作业的时间的调查则表明,即使在小学阶段,也有60%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需要1-2小时,40%的学生需要2-3小时。调查还显示,有63%的家长还给自己的孩子报了课外辅导班,上辅导班的孩子多集中在小学4、5、6年级及初中、高中。许多孩子上辅导班学习的功课在3门左右,最多的达到了5门。

    沉重的课业负担,无情地挤占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几成奢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