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从1小时开始》系列报道(一)

《阳光体育,从1小时开始》系列报道(一):

近视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学生增多

---学生体质状况吓人一跳

新闻背景:

今年4月29日上午10时至11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主会场联合举行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活动仪式”。为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

阳光体育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计划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达到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

我省青少年学生的锻炼时间有多少?锻炼内容如何?学生体质怎样?就相关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骨龄大于实际年龄的占总人数的36%,小于实际年龄的占8%。骨龄超出实际年龄最大者达2.3岁。”今年6月,就部分小学生的骨龄监测,山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综合分析结果显示。

本次活动为“搭乘体质快车,预测儿童身高”大型公益活动,检测9~14岁小学生。监测结果第一项,是关于骨龄的。“该测试群体儿童骨龄与年龄基本吻合(1岁之内)的人,占总人数的56%,骨龄大于实际年龄的占总人数的36%,小于实际年龄的占8%。骨龄超出实际年龄最大者达2.3岁。”这个结果的含义是,现在的小学生骨龄生长发育存在着提前和早熟现象。省体科所王太生老师说,这个结果与社会观察儿童现具有早熟的现象基本吻合。作为家长,不应盲目随意给孩子补钙和补过多的营养品。非有缺钙症状和经医院诊断为缺钙儿童者,方可适当补钙,否则无益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监测结果第三项,是关于体脂与体重的。“该测试群体儿童最大体脂含量的百分比可达38.1%,因体脂引发超重3KG以上者占测试总数的20%,有超标准体重者高达23KG者。偏瘦弱者人数占33.3%;体重适宜,体形基本匀称者占到46.7%。”王太生说,超重或偏瘦弱者,多为参加体育锻炼和活动少者,需要引起家长和学校的关注。

2005年,山西省教育厅曾就1985年与2005年全省学生体质与健康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现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学生的肺活量大幅度下降。如2005年与1985年相比,男女学生肺活量分别平均下降462.3ml和595.5ml。二、身体素质显著下降。2005年与1985年相比,50米短跑男女生平均下降0.31秒和0.67秒;立定跳远男女生分别下降4.47厘米和4.31厘米;男生的斜身引体和引体向上分别平均下降1.77次和3.64次;女生的仰卧起坐略有提高(2.37次);男女生的50米×8往返跑分别平均下降12.17秒和5.20秒;女生的800米跑平均下降36.08秒,男生的1000米跑平均下降40.33秒。三、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2005年,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生的近视率分别为39.9%、67.1%、85.2%和87.9%。四、超重和肥胖学生增多。2005年,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肥胖率分别为7.1%、8.8%和8.2%。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