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太极拳简介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太极拳运动是以阴阳太极理论命名的拳术,是具有典型风格特征的优秀拳种之一,融修身、养身、健身、防身为一体的体育运动。

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由河南陈家沟陈王庭创编而成。而后河北人杨露禅,武禹襄、孙禄堂、吴全佑等人在陈氏太极拳基础上创建不同风格特点的杨氏、武氏、孙氏、吴氏太极流派。

目前在中国境内流传比较广泛的太极拳流派主要有六个,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和赵堡太极拳(目前也称和式太极拳)。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为了适应当前国内外太极拳发展的需要,又特汇编了太极拳竞赛套路,其动作均要求按传统练法编排,它对今后国内外太极拳运动的蓬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主要竞赛套路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24式简化太极拳、42太极拳、42太极剑、32太极剑以及各式传统太极拳和太极器械,竞技武术比赛中为自选太极拳和自选太极剑。

 

(一)杨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是由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杨露禅(1799--1872)河北永年人,就学于陈长兴。艺成后,在北平号称"杨无敌"。传子杨班候(1837-1892),杨健侯,后由其孙杨澄甫(1883--1936)修定而成为现在流传的杨氏太极拳大架,有85及108式等。 (1839--1917)

套路演练的基本理论,是指导杨氏太极拳健康发展的准绳。杨公澄甫所著《太极拳术十要》、《太极拳之练习谈》,几经沧桑,至今仍然是指导杨氏太极拳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

原国家体委早在1956年与1959年前后以杨澄甫拳架为蓝本,编写了“24式简化太极拳”、“88式太极拳”。自推广以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2006年5月20日,该拳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鉴,字健侯(18391917),杨禄禅之三子。自幼从父杨禄禅习太极拳,终日苦练,终成大器。他的剑术刚柔并济,对刀、枪等器械都很精通。由于性格温和内向,从学者甚多。为适应部分练习者的需求,他将杨禄禅所传的老架改为中架,在太极拳发展和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

杨兆清,字澄甫(18831936),杨健侯之子。幼承家学,勤奋钻研,寒暑苦练,功夫日深。随着火器的出现,太极拳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功能比在技击方面的作用更为人们所重视。杨澄甫将太极拳在其父健侯修订的中架的基础上,再行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太极拳大架,即流传至今的杨式太极拳。其拳架特点是:架势舒展简洁,动作松柔,立身中正,行功轻灵洒脱。架势有高、中、低之分,适合各种人练习,套路易学易练,便于推广传播,受到社会普遍欢迎,有利于促进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杨澄甫也因此被誉为杨式太极拳承前启后的大家。为了使太极拳术发扬光大, 杨澄甫写了《太极拳术》及《太极拳体用全书》,阐述太极拳精华,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武学经典。

杨澄甫的长子杨振铭(19101985),得父真传,是杨氏第四代的代表人物。他的架式酷似杨澄甫,推手犹见功夫。 1949年定居香港,设馆授拳,并将杨澄甫生前著作再版,将太极拳推广到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使之流传世界各地。 杨澄甫的次子杨振基,三子杨振铎等杨氏后裔和近亲傅仲文、赵斌等以及杨澄甫的徒弟和学生们,很好地继承了杨式太极拳,并大力推广杨澄甫生前定型的杨式大架太极拳,使杨式太极拳从杨氏门户走向普及,为杨式太极拳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式大架太极拳的推广普及从五十年代开始,原国家体委等部门为推广太极拳,使之成为群众性的健身运动,组织创编了以杨式大架太极拳为基础的24式太极拳,1957年又出版了目的在于为学习杨式大架太极拳提供规范教材的《太极拳运动》一书。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也相继编制了太极拳、太极剑等的竞赛套路,使太极拳在全国乃至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二)武式太极拳

武禹襄(18121880) ,姓武,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河北省永年县人,为武氏太极拳创始人。

武禹襄祖辈世代传文习武,兄弟三人,两兄皆进士后任职,禹襄自幼习文好武,约1850年同乡杨露禅河南温县陈家沟学艺返乡,禹襄兄弟爱其术而从学陈氏老架太极拳,得其大概。1852年禹襄亲赴河南,从温县赵堡镇陈青萍学习陈氏新架太极拳二路月余,得其精妙,并从长兄武澄清处得王宗岳《太极拳谱》,读后大悟。在钻研太极拳陈氏新老架式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汇贯通,创出姿势紧凑,动作舒缓,身法端正,步法轻灵并要求内气潜转,以气成式的太极练法。其拳式小巧紧凑,集强身、防身、修身为一体,既不同于陈氏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杨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后人称之为“武氏太极拳 ”。 其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其技艺特点是“因敌变化、借力打人”, 与人交手,不重招数外形,注重接劲打劲。练习中要求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以达到制人而不伤人的神奇境界。

武式太极拳融儒家文化、道家养生、中医保健、武术强身于一体,具有增寿益智、祛病健体的功效。武氏太极拳,朴实无华,人称干枝老梅。武氏研究太极拳,创试验之法,每招致乡勇以自验其技,并反复笔录修订,故拳式中式势可用,无一空架。武氏一身虽然研究太极拳术最为精深,但终以教读自任,故此拳传人甚少,只传其甥李经纶(字亦畲)技艺最精。武氏论著较多,先著后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式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武氏著作皆根据其本身体验而写成,所以已故著名武术家顾留馨先生称武氏著作为“简练精要,无一浮词”。

(三)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由河北完县(今河北省望都县)人孙禄堂所创。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汉族,河北完县(今河北省望都县)东任家瞳村人,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1912年,孙禄堂在北京遇武式太极拳名家郝为真。郝为真将自己所习武式太极拳之心得传于孙禄堂。1918年,孙禄堂在武式太极拳基础上,吸收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和两门拳术手法,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种拳术融会贯通,创编孙式太极拳,世代传承,迄今已有90多年历史。此拳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圆活,转换轻盈,运动方向变化多。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

孙禄堂先生熔三派拳术于一炉创孙氏太极拳,进而纳三派剑法为一体而创孙氏太极剑。形意剑,八卦剑之风格剑式在孙氏太极剑中均有展现。

孙氏太极剑即出于三派剑法,又实出于孙氏太极拳之中,习剑术须以拳为基础,拳是根本,辅以剑法者未有不精拳术。习此剑术如同习拳,"三害""九要"一定守。一招一式潜心练习,久之贯为一气。剑出于拳,以拳为基础、拳、剑在练要求中有共性如头、手、足、身、目,呼吸及意气力之锻炼,但又各具个性,谚云:拳有拳法,剑有剑道。剑分两刀,增加了攻击对方的威力和范围,剑法就是解决如何尽力发挥剑之在攻防中的作用和威力,由此也增加了练习的难度,如孙氏剑法,即有劈、崩、点、刺、撩、搅、抹、挂的用法,也揉合了八卦剑的挑、托、抹、挂、扁、搜、闭、扫、顺、堆等用法。剑的练习古来即称舞剑,就要求身体各部分紧密配合,高度协调。孙氏太极剑分上下两路,合而为一可单练,上、下剑分而练之互为攻防,剑之用法尽在其中。

孙禄堂一生以教拳为业,其弟子较著名者如:靳云亭、李润如、陈微明、沙国政等,其子孙存周,其女孙剑云亦传承父业。1915年至1932年期间,孙禄堂除撰写了《太极拳学》外,还先后著述《形意拳学》、《八卦掌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论拳术内外家之别》等重要专著和文章。

 

(四)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始于满族人吴全佑。吴全佑(18341902)满族正白旗人,籍河北大兴。老姓吴福氏,字保亭。他经多年精心苦练,吸收杨露禅、杨班候父子大、小架之精华,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他的拳为中架式太极拳,也可以说是吴式太极拳最早的雏形。经其子吴鉴泉数十年融化和拓展,形成一种以柔化为主,拳架紧凑,拳法细腻,轻灵圆活的新架,遂以吴式命名以别于其他太极拳法。

吴全佑的传人王茂斋,生性忠诚好义,功力扎实。他和吴鉴泉感情深厚,全佑公逝世后,他极力维护本门在武林中的地位,与师弟吴鉴泉、郭松亭等深究拳术拳理十几年,相互切磋,各有所长,更加丰富了吴式太极拳。1928年吴鉴泉与杨澄甫两位宗师应邀南下授拳,标志着吴式架的正式问世,也预示着吴式架南北两派的形成。吴式的形成真正在社会上认可和流传,从始祖全佑后一代算起,吴鉴泉是吴式太极拳定型者、创始人,王茂斋为吴式太极拳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吴鉴泉南下赴上海后,是将吴式太极拳传播到南方并流传海外的第一人,王茂斋则在北京教拳,为北方吴式太极拳掌门人,从此南北呼应,异曲同工,素有“南吴北王”之称誉。后来随着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和壮大,形成南吴北王两大分枝,南派以上海为主,北派以北京为主。吴式太极拳早已成为中国五大太极拳流派之一,流传面很广,名扬海内外。

根据《太极功同门录》所记,吴式太极拳的定型是在1902年吴全佑逝世之后,王茂斋和师弟吴鉴泉、郭松亭等一起经过多年的苦练、切磋、研究、提炼、升华,并吸收了其他优秀的太极拳技法,形成了新的拳式特点。该拳架势中正安舒、不纵不跳、轻柔缓慢、松静自然、紧凑舒伸、圆活灵巧、点(穴)、打(击)、拿(反关节)、发(摔)、卸(骨)融为一体。经过他们广为传播,使吴式太极拳名声显赫,队伍不断扩大。但当时还不叫吴式太极拳,叫“太极功”(见1929年王茂斋编辑出版的《太极功同门录》)。

吴式太极拳得名于1959年徐致一出版的《太极拳》(吴鉴泉式)一书,但尚未冠“吴式”二字,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全书》方冠为“吴式”二字。19896月,由中国武术研究院审定的《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杨、陈、吴、孙)出版后,才真正有了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各式太极拳之名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