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新高度 迎接新挑战——我市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总量突破5000人次

       北京市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于7月2日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游泳救生员职业培训基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顺利进行了一批初级游泳救生员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此次鉴定工作成功使北京的鉴定总量跨过了5000人次大关!这标志着我市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北京市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于2005年12月挂牌成立,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政策领导下,在市体育局领导及各相关处室的关心和帮助下,自2006年5月开展首批鉴定工作以来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业务范围从最初几年单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种中的游泳项目,逐步发展到现今包含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体育场地工三大工种,游泳、健身教练、跆拳道等八个子项目的鉴定工作,今后还将会有更多项目陆续开展起来。在考核批次和人数不断增加,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保持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考核程序、严肃考场纪律,确保考核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
 
    下半年,除接纳新生考取证书外,北京市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还将面临大批救生员持证人员的置换鉴定,工作量依旧庞大。我们将在总结上半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鉴定管理和组织方案,更加有序规范地稳步推进鉴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我市体育市场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为首都体育更加繁荣、更快发展做好应有的保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