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论坛活动暨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于2010年5月15至1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本届科学大会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合肥市人民政府承办。作为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赛、展、论、游”四大板块中“论”板块的主要组成部分,本届科学大会以“全民健身十五周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行政部门官员、专家学者等近400人进行了学术交流和专题研讨。
5月15日
上午,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论坛活动暨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开幕式上讲话,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主持开幕式。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副省长谢广祥分别致辞。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晓敏、群体司司长盛志国、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田野,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武扬,市长吴存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晓麟,副市长杨增权等出席。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群众体育不仅是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体育工作的基础和基石。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对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塑造健全人格、磨炼坚强意志、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培养更多更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推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刘鹏回顾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十五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他说,十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积极支持下,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显著增强,体育健身场地面积和设施数量迅速增加,各级体育行政管理和事业服务机构不断充实,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竞技表演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发展,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刘鹏强调,全民健身是一项事关群众身体健康、人民生活幸福的神圣事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继续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冷静客观分析现实,科学缜密规划未来,开创群众体育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全国群众体育战线上的广大工作者要以举办本届全国体育大会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记责任、不辱使命、振奋精神、昂扬斗志,运用突破性思维,采取突破性措施,为实现群众体育的跨越式发展和建设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付出更大的努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安徽省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和510万合肥人民,向出席开幕式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和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他说,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由合肥市承办,这是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论”是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的四大板块之一。组织开展这一活动,对于宣传推广全民健身活动,引导人们形成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东道主,合肥将尽己所能,做好各项服务。
孙金龙表示,合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省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合肥与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合肥,正在进入一个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跨越赶超新阶段。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在合肥举办,对于展示城市魅力,激发城市活力,都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衷心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把合肥发展得更好、建设得更美。
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在致辞中说,全民健身运动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次大会将深入研讨群众体育发展规律,广泛宣传全民健身的科学理念,着力加强科学健身的理论指导,有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加快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进程中,我们将深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他表示,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安徽的全民健身运动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这次大会的举办,全民健身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全民健身的实践必将在江淮大地掀起新的热潮。
开幕式后进行了大会主题报告,由卫生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杨功焕教授和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的董新光教授分别做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创新与改革:群众体育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的大会主题报告发言。
15日下午进行了大会专题报告。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鲍明晓研究员对全民健身服务业的发展概况做了介绍并进行展望;上海体育学院的刘清早教授分析了以全国体育大会为代表的大型群体赛事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影响;安徽、北京、上海、重庆、辽宁等五个省、市体育局分管群体工作的领导介绍了本省、市全民健身十五年发展成就并就下一步工作做出展望。 本次科学大会共设“群众体育活动与体质现状调查,群众体育产业与市场,科学健身与大众健康,社区、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等六个专题论坛沙龙研讨和176份墙报等学术交流活动。大会共录用论文420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