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优良的组织和保障、非常给力的天气使在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大咀地区举办的第15届亚洲跳伞锦标赛暨中国跳伞公开赛进展顺利。作为东道主,参加本次赛事的不仅有30多人的中国国家跳伞队,也有包括山西、河南的10多位运动员组成的地方代表队,这些运动员差不多是我国全部注册跳伞运动员的三分之一。
作为一项特殊的传统运动项目,跳伞运动在我国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新条件下它的发展状态究竟如何?
本届赛事竞赛组织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航空二部副主任韩兆方介绍,目前,我国的跳伞运动还是一种以专业队为主的体制,跳伞专业队虽然不像一些奥运项目投入那么大,但很多省市的跳伞专业队还是得到了各自省市体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北京、湖北、河南、山西、四川以及解放军等专业跳伞队训练保障都比较系统,项目开展情况都不错。当然,有不少省市目前已经没有跳伞队了,也有些省市的跳伞专业队还处在比较困难的境地。
目前全国不算解放军,专业跳伞运动员也就100多人,不过韩兆方认为,运动员少其实对于跳伞专业队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好,这样可以使有限的资源更加集中使用。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体制下的这种模式还是合适的,它可以使我们在跳伞运动的某一个项目上发挥出自己的突出优势、在国际跳伞竞技舞台为国争光。例如我国的女子定点跳伞,在去年迪拜举办的世界跳伞大会上,将该项目的个人冠军、集体冠军、青年冠军、青年亚军等都收入囊中,显示了我国在定点跳伞项目上的雄厚实力。当然,我们的其他一些项目如造型等在亚洲还可以,但和美国、法国世界跳伞强国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体育项目来说,投入和收获大多是成正比的,跳伞项目在这方面尤其突出——投入大、训练多、比赛多,成绩相对就突出。韩兆方说,这是因为实际跳伞的空中体验在地面上是不能模拟的,而比赛对队员心理素质的提升也是平常训练很难达到的。这几年湖北跳伞队连续去美国集训,还参加了3次世界锦标赛(代表国家队),因此水平和成绩提升得非常突出。
而为了改善训练条件,近几年,总局航管中心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改善我国跳伞队训练用飞机的状况,逐步淘汰老旧的运5飞机,目前已经有近10架的新飞机逐步到位。韩兆方认为,新飞机投入使用的最大意义就是,它使我们运动队今后的训练方式获得改进,同样还将使举办各种跳伞赛事变得简单、高效。例如此次赛事使用了两架国际上最流行的PC-6飞机,下午3点开始的两轮造型比赛,8支队伍8个架次只用两个小时就全部完成了,而如果使用过去的运5飞机,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韩兆方介绍,目前我国各个地方跳伞队在项目上还是各有侧重,例如湖北、河南的造型跳伞,湖南的踩伞,山西、北京的定点跳伞是他们各自比较强的项目。对于一些省队来说,多种因素也困扰着他们,例如有些队由于没有机场,不能在自己的基地训练,必须求助于别的队伍,此外在运动员退役安置等领域不少队伍也存在和其他项目运动队相似的问题和困难。
不过对于各运动队教练来说,也许运动员选材方面的一些难题才是最让他们纠结和为难的。带队参加本次赛事的山西队领队王金虎告诉记者,判断是否优秀的跳伞运动员主要看他的空中反应和感觉,很多时候一些苗子在地面上特别灵巧聪明,而一到空中就犯迷糊,那他实际是不适合跳伞运动的。而这些问题不是简单集训两三个月、实际跳几次就能看出来的,有时需要训练几年才能知道。所以常常有训练了四五年后发现队员不是这块料,只能淘汰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