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它是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也是全国第一批54所科技体育传统校的其中一员。这一切,使得广东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变成了孩子们梦想起飞的地方。2012年9月1日至9月9日,杜明昊、栩涛两位从这里“起飞”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梦想入选航天模型国家集训队,随中国代表队参加在斯洛伐克举行的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这也使得东莞松山湖小学成为广东省今年唯一的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
飞出大山的辅导员
说起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航模队,有一个名字显得尤为重要,那就是松山湖小学的科学教师兼航模教练莫春荣。这个出生在粤北山区的青年教师,小时候也曾拼命追着天上的飞机跑,想让飞行员把自己带上蓝天。他用纸折出的飞机,飞得高而且飞得远,得到小伙伴们真诚的掌声和羡慕的眼光。1996年8月,他“飞”出层层大山,到了深圳。在那里,他将纸飞机变成了模型飞机,实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金牌梦,获得了全国优秀航模竞赛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2006年8月,莫春荣来到松山湖,成为松山湖中心小学的一名科学教师兼航模教练。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航模队里都有成功的体验、快乐的享受呢?莫春荣认识到,航模队除了争金夺银,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关注全体队员的全面发展。于是,他开始在航模队里开展了“七加一”活动和“你追我赶”的评比活动,以航模活动为载体,在教队员航模技术的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开始,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通过与自己入队前对比,与队友对比,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体验飞翔带给人的成功和快乐!队员及家长们明显地看到了他们自身或孩子的进步,“能入选航模队,我感到非常的荣幸。看了‘神七’的发射过程、听了中国航天员的故事,我非常激动,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小队员吴育清说。
用科技为梦想插上翅膀
当然,松山湖中心小学航模队的成功也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一支队伍的成功,而是整个学校科技体育创新教育模式的成功。自学校创建以来,便以“教育生态平衡”作为办学特色和突破口,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让教育从生活开始,与生命同行,这一教学理念与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的理念一拍即合。
与其他学校不同,走科技活动课程化之路是松山湖中心小学长期坚持不懈的目标,也是学校科技体育教育全新的模式。在学科教学中,学校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亲历探究,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学校将所有科技活动课的开展,都安排在课程表上,使科技体育教育常态化,杜绝了活动的随意性,促进科技活动课程高质量的开展,同时将科技活动与常态学科课程紧密结合,做到立足课堂、延伸课外。
在学校创建至今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学校已经建成高标准科普室12间,各类科普教育场地7个,同时购置了大量的科普教学器材,这些活动场所以及器材对学生开放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在松山湖中心小学形成了浓厚的科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