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7月12日电(记者何晨阳、周润健)“航模运动不仅能锻炼青少年的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还会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相关知识。”宁夏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协会副会长刘亦兵说,这次航模重回全运会,将让航模运动粉丝迎来指数级增长。
刘亦兵这番话也是不少航模人的内心真实写照。“重返全运,掀起的是航模运动大高潮!”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雷说,作为科技体育的一种,航模运动这几年进校园、进社区,登报纸、上电视,发展迅速,“曝光率”大增。他相信随着这次全运会群众比赛的举行,航模运动将迎来更大规模的普及。
王雷说,在淡出全运会的20多年里,航模运动没有消失、更没有沉寂,只是换了一种活跃的方式,这次全运会海选赛消息一发布,各地就迅速组建了队伍,而且实力都不弱,这说明航模运动在民间从未断档。
在全运会海选的同时,记者发现,一些航模培训学校也借助这项运动进全运的机遇,开始招收无线电测向、遥控、航模制作暑期学员。宁夏等地还加大了航模进校园的推广力度,在向中小学生展示航模运动魅力的同时,意在为航模运动奠定良好青少年基础。
王雷表示,借助进全运的机会,在多地发展旅游的当下,航模运动找到了“体育+旅游”的良好切入点。“航模运动与蓝天碧水结合得很紧密,两者结合极具观赏性。”王雷说,湖南郴州、新疆克拉玛依的全运会预选赛借助“体育+旅游”都实现了双赢,既推广了航模运动,也展示了当地良好的城市形象。
面对扑面而来的航模热潮,场地仍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航模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但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这个要求也并不低,航空模型还需要500米左右、120米上下无遮挡的开阔场地,最好还能有一段小跑道。
“土地、场地都是航模运动进一步推广的一大障碍。”王雷说,目前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已批复300个左右的飞行场地,但在当前的航模运动热潮下,场地仍显捉襟见肘,建议各地体育部门和政府共同努力,借助公园、水域等,开拓出更多航模运动场地。
“全运会助推航模运动热潮形成的同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应该借力使力、多措并举助推这一运动发展。”王雷表示,下一步,航管中心将联合其他部门加大中小学科技教师的培训力度,使航模运动与学校科技教育相结合,推动青少年航模运动发展。他相信,此次全运会后,航模运动还会进入不少省区的省运会、市运会,会有更多政府部门参与制度设计、资源整合,助推航模运动快速发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