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
7月21日白天至22日凌晨,北京遭遇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凶猛、最持久的一次强暴雨。机关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面对极端天气,恪尽职守,牢记宗旨,全力做好特大暴雨的抢险工作,在防汛应急处置上经受住了强降雨的巨大考验。
一、应急准备充分
在汛期到来之前,中心已做好各项防汛应急预案,成立防汛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首先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包括应急照明、沙袋、水泥、雨具、发电机、抽水泵等;入汛后,做好日常巡检和各项防范工作,对辖区的防汛设备设施、下水管线、地下人防空间、老旧房屋防水性能等项目进行定期全面排查,对辖区的雨水管线、排水口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排水畅通。中心防汛领导小组成员每天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遇有雷雨天气预报,立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随时准备启动应急预案;进入暴雨多发季,服务中心组织多次防汛演练,从实际出发模拟汛情发生时人员疏散、切断电源、备用发电机应急发电、沙袋围挡楼道门口、抽水机紧急抽水等极端险情发生时的紧急处置情况,进一步明确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全力抢险,常抓不懈”的防汛工作要求。
二、现场措施得当
21日暴雨来临时,中心分管领导带队巡查并指挥,中心各业务处室处、科长及中心办公室安保干部全体到位,分级响应,做好现场抢险工作。
21日12时前,机关办公楼六层东西两侧已摆放好沙袋,防止雨水倒流入设备机房。随着雨量增大,机关健身房、台球厅、地下一层电梯间、理发室、机关图书室、地下二层南侧由外墙体向内渗水,28名现场抢险人员协同作战,奋力扫水。为防止意外发生,在机关办公楼西侧下沉井门口、地下一层到地下二层门口、地下一层电梯门前等多处险地摆放了沙袋共120袋。在清扫进水的同时,现场抢险人员对机关办公楼进行了逐间开门排查,对窗台渗水房间进行了清理(共6间)。
暴雨发生期间,服务中心共接到住宅小区报修35起,动用抽水设备5台,并组织增派维修人员进行抢修。特大暴雨造成的体育馆路12号院2单元电梯门机板损坏;体育馆路13号院26-30单元、19单元、体育馆路12号院、华威西里45、47楼和芳群园等顶层18户漏水;体育馆路13号院20单元102号、202号侧墙进水;体育馆路12、13号院和华威西里45楼地下室进水;体育馆路5号楼餐厅漏水;体育馆路13号院大门内13单元东侧地面塌陷约11平方米,深约2米的大坑;体育馆路5号楼西大厅文印处库房漏水。在仔细排查原因后,经过全力抢修,截止22日共修复32处, 少部分漏水点等待进一步修复。
当下正值奥运代表团出发期间,为保证总局系统用车需求,服务中心根据暴雨交通出行特点,合理安排行车路线,暴雨发生期间共出车13次,加强了调度和与驾驶员的联络,同时加强车库防汛措施,保证车不入库,避免了人员和财产损失。中心其它部门值班人员都能坚守岗位,发现漏水点在第一时间能够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置,保证了各项后勤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7月21日晚间,总局办公厅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将现场防控和抢险情况及时向总局领导进行了汇报,同时向中心主任李强转达了刘鹏局长对机关服务中心全体抢险人员的问候,极大地鼓舞了干部职工。大家表示,做好防汛抢险工作,为总局营造安全的办公环境,做好伦敦奥运会的后方保障工作,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三、善后处置及时
7月22日凌晨,特大暴雨险情基本得到控制,但中心全体抢险工作人员仍然坚守岗位,全力做好险情的事后处置工作。为保证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抢险人员连夜清理现场沙袋,并用抽水泵对所辖积水进行了抽排,保洁人员逐层清理了各办公楼的楼道卫生。
四、总结经验,防患未然
7月23日,中心立即召开特大暴雨抢险工作专题汇报会,各部门对此次抢险工作进行了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中心对各部门的抢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各部门认真总结抢险工作经验,对抢险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隐患和问题集中汇总向总局办公厅进行全面汇报,共同研究制定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