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新赛季正式开始前,主教练王秀丽给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中长距离组的34名运动员讲了一堂课 "中国速滑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的罗致焕、王金玉、刘凤荣,90年代的叶乔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在国际赛场上闪光的名字,让运动员大为感慨。 
34名运动员于4月22日在冬运中心集结。这支常年在加拿大训练的队伍,日前在北京开始了一周的体能综合测试、自行车训练以及正念心理技能、运动员竞技心理等理论培训。 这支队伍的教练团队,除拥有培养出2006年都灵冬奥会冠军的主教练王秀丽外,还有原韩国名将李相花的前加拿大教练凯文·克罗克特和曾帮助韩国队在平昌冬奥会获得多项冠军的功臣、荷兰著名教练鲍勃·德琼等。 
此次入选中长距离组的运动员一部分是根据上个赛季积分选拔上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地方教练根据运动员的技能水平推荐上来的。"队伍的进步很大,但体能、技术、心理、技战术的提高都需要时间,我们会加紧,争取早日在国际比赛中夺得奖牌。"

相较于成绩,运动员精神面貌的改变更令王秀丽感到欣慰。"队伍自2017年夏天在加拿大卡尔加里训练后,接触了很多国外运动员,队员慢慢认识到,自己是在为国家创造成绩,也是在实现个人价值。当运动员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就会吃苦、接受挑战。" 对于3年后的北京冬奥会,王秀丽比较乐观和自信:"我希望速滑队夺得北京冬奥会奖牌,我对此有信心!" (内容来源于冰雪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