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首站比赛将在日本带广拉开战幕。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也将在这站比赛中带来他们的新赛季首秀。 不同于大部分冰雪项目直至2020-21赛季才陆续开始角逐冬奥资格的特点,速度滑冰的冬奥入场券之争在新周期的第一个赛季就已悄然打响。每个国家在当赛季世界杯的整体表现都决定着下赛季世界杯的参赛席位分配,这种“滚雪球”式的资格获取机制也意味着未来四年中每一场比赛的表现都至关重要,更是让运动员们在新周期伊始就打起十二分精神。 北京冬奥周期的集结号即将吹响,面对新赛季与新挑战,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秣马厉兵、苦练内功。今天,我们将带来中国速度滑冰名将李奇时的卧薪尝胆故事。
“我还年轻,我还有机会”
和高亭宇有些类似,女子短距离选手李奇时也是在自己20岁出头的年纪就首次登上了冬奥赛场。只不过,李奇时的冬奥经历还要追溯到四年前的索契。当时刚刚从短道速滑转项而来的她,在自己的第二场速度滑冰正式比赛(2013年世界杯盐湖城站)中就拿到了冬奥会的入场券。 “当时还是挺激动的,但也是在意料之内,因为训练水平其实已经达到了(奥运标准)。”有些遗憾的是,李奇时没能在冬奥会的赛场上续写“奇迹”,对她来说,索契冬奥会更像是一次“开开眼界”的经历。“当时我看到世界上更高水平的运动员去准备比赛的状态确实跟平常世界杯时不一样,”李奇时回忆到,“当时我还是个‘小孩’,更多地还是在学习、积累经验和尝试。” 
拥有“高起点”的李奇时却没能在接下来的平昌周期守住自己的位置,教练的更迭与自身状态的起伏也影响到了她的成绩,最终李奇时只能遗憾地与平昌冬奥会擦肩而过。今年二月,当队友们在江陵体育馆的冰场携手作战时,李奇时则前往加拿大继续训练,同时她也一直在关注着队友们的场上表现。 “说实话,其实还会有一些消极情绪,但我在内心深处还是不愿放弃,我一直觉得自己还能行。”无缘平昌的挫折却并没有让李奇时心生退意,她也更愿意把这些苦涩的经历视作好事。“我经历过高点,也经历过很低的低谷,但往长远看我觉得都是好事。而且现在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机会,经历得多了,以后遇到相同的情况,我也会做得更好。”

如今的李奇时已经重回备战正轨,在一个月前进行的世界杯选拔赛上,李奇时拿下女子1000米冠军和1500米亚军,500米也拿到了一个第四名,同时也为自己再次拿下了代表中国队征战世界杯的资格,也为北京周期开了个好头。 在经历“大起大落”之后,又一次迎来新开始的李奇时也更加沉稳。展望新赛季,她希望自己能在“一点一点地靠近”顶尖选手的水平:“毕竟我们的周期还有四年,不用很着急地一下子就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还是要一点点地走、坚持走到最后。”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