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日,中日韩大学生登山交流活动在青海岗什卡落下帷幕,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的34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登山协会、韩国山岳会、日本山岳会、青海省体育局主办,青海省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海北州人民政府、门源县人民政府承办。 中日韩大学生登山交流活动由中国登山协会、日本山岳会和韩国山岳会共同发起,自2007年开始,中日韩三国按年轮流举办,致力于促进三国相互了解登山文化,互相学习登山知识,提高登山技能,丰富登山文化交流内涵,推动中日韩登山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8年中日韩大学生登山交流活动意在通过登山户外交流活动的顺利举办,有效建立三国大学生沟通渠道,以点促面,加深三国大学生彼此的了解和友谊,提高在野外的活动能力和生存能力,使三国青少年在学习、生活、登山户外运动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中国登山协会高山探险部次落主任表示,中日韩大学生登山交流活动自2009年攀登青海玉珠峰后,再次选择高海拔登山,旨在让三国大学生们了解中国山峰资源,体验高海拔登山探险的魅力,磨练大学生们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永不气馁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面对艰难险阻时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 
为参加今年的交流活动,韩方专门组织了全国范围的选拔,最终来自8所高校的13名队员脱颖而出;日本队的10名选手,来自其国内4所高校;中方20多位队员,则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选拔产生。 7月28日,登山队从西宁出发前往岗什卡雪峰大本营,沿途大家相互交流,相互介绍,彼此间有了初步的认识,沿途饱览了门源的油菜花美景和青海的大川山河风光。登山队当日经过门源,恰逢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当日赛段在门源举行,青海省副省长对大家到青海来登山表示了热烈欢迎。 
在之后三天的登山活动中,大学生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了解高山探险,学习登山技术,体验登山魅力。 队员们首先进行了高海拔的徒步适应,学习了冰坡行走技术,同学们积极认真、互帮互助、克服艰难完成了当日训练。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是登山过程中非常必要的,也是登山的第一关键阶段,如果对高海拔环境不适应,很容易发生高原反应,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较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脑水肿、肺水肿等重症。冰坡行走技术是登山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面对攀登雪山,攀登者经常会遇到各种坡度的冰坡,了解和掌握不同坡度的冰坡行走技术,在防范风险、节省体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接着,队员们学习了固定绳上升、横切和下降的登山技术,以及滑坠制动方法,完成训练后大家一起登顶了海拔5005米的岗什卡雪峰卫峰和海拔4780米的卫8峰。 登顶对于每个登山者来说都是一种喜悦。同学们经历高原反应的折磨,迈着沉重步伐,拼尽全力,站在了海拔5005米的岗什卡卫峰,无限风光尽收眼底,那一刻大家相拥在一起,露出了自信的眼神,发出了激动的呐喊声,最后大家相互帮助顺利返回大本营。 
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同学们掌握了登山常用的技术,了解了三个国家不同的文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日本领队中山茂树说:“日本、韩国没有海拔高于4000米的山峰,能来中国攀登高海拔山峰对于两国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韩国队员宋采恩说:“这是我第一次攀登雪山,能在教练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成功顺利登顶,这使我永生难忘,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