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登山老前辈于良璞讲述中国登山史
发布时间:2014-03-26 来源:登山中心 作者:办公室 字体:

  

                                                        于良璞先生被称作中国登山界的“活历史”

    3月25日,登山中心团支部邀请原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山野》杂志创始人、主编,于良璞先生来到协会为中青年干部进行登山历史、中国登山协会发展史等相关内容的讲座。作为登山中心团支部新一届团委上任后举行的第一次团日活动,中心领导非常重视,中心党委书记续川书记出席讲座。

    于良璞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登山家,1974年进入了中国登山队,先后从事过体能教练和资料收集的工作,还先后担任过中国登山协会技术部部长、《山野》杂志社主编、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于老师曾先后21次到达过珠峰大本营,并在10余次大型国内外登山活动中担任前期策划、谈判以及后勤管理工作,让人佩服的是凡由他担当后勤总管的活动,从没有出现过一次意外事故。由于于老师在后勤管理方面出色的工作技能和能力,登山圈内都亲切称他为“于老板”。

    于老师从讲座一开始,就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例子将所有青年人带回到过去的年代。于老师从1958年中国登山协会的成立开始讲起,着重讲述了1960年攀登珠峰、1975年攀登珠峰、2008年珠峰火炬传递等重大协会历史事件,这其中,也贯穿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登山故事。贡嘎山、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乔戈里峰等,不仅是这一座座山峰的地形、攀登路线、天气情况,甚至是中国登山队在这些山峰上进行的所有登山活动和登山故事也都在于老师的脑子里,于老师真的可称得上是中国登山界的“活地图”和“活历史”。

    之后,续川书记围绕于老师的讲课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续川书记说,许多登山历史和故事都是之前没有听过的,这其中有许多让人惊心动魄的事。中国登山协会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组织,从协会成立到现在,为国家登山事业付出生命的有24名烈士,协会的青年人只有学习登山历史,才能洞悉一系列登山事件的发展规律,从中知晓登山运动的发展趋势。学习登山历史,才能以史为鉴,避免犯类似的错误,避免走弯路。学习登山历史,才能借鉴其经验,多学会一些方法以便从容应对今后出现的登山问题。

    最后,所有参加讲座的青年干部用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于老师为大家带来如此精彩的一堂讲座。我国的登山运动和中国登山协会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取得突出的成就,与像于老师这样老一辈登山家无私的付出和辛勤的劳动是分不开的,他们也为青年人创造了良好的平台,登山中心所有中青年将共同努力,为登山事业和协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