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王钧在现场发言
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会议现场
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黑龙江省体育局、黑龙江省旅游局共同承办的“动观天下”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12月10日在哈尔滨举行。论坛适逢2009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冬季)、体育旅游博览会开幕的前夕,国家体育、旅游主管部门领导、相关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共商中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王钧、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黑龙江省副省长孙尧等领导出席论坛。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的领导还在论坛上联合签名并向社会发出《促进中国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吹响了进一步联合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号角。 王钧在论坛上表示,此次论坛旨在围绕落实国务院有关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部署和要求,以主题论坛的形式,实现体育和旅游之间跨行业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研究探讨体育与旅游合作的重要政策举措。体育主管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的携手,能够集中发挥各自在行业中的优势,增加相互之间信息沟通,建立长期信任以扎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 王钧指出,在人们生活迈入小康时期,在经济危机后的企稳时期,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许多工作需要破题立项,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恰逢其时。体育旅游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种形式,需要业内人士一同梳理市场状况,发挥体育资源的优势效应,规范行业管理,推进体育旅游产业链的形成。 祝善忠表示,体育旅游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对于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也是大众休闲生活的方式之一。随着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加之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对于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体育旅游产业未来将呈现出多种发展形态,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虽然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需要继续探索和努力,但是通过产业化、市场化,一定能从更多层面推进体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此次论坛群贤纷至,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周久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社长涂晓东、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郭铭玉等,以及来自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体育旅游发展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论坛末了,速滑名将叶乔波、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宁夏赛区冠军蒋路等还与现场嘉宾共同拼出了“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画廊”。 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是继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主办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之后,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又一项重要活动,同时也是国务院新近发布的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意见以及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不断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举办的。
●相关链接
“动观天下”有三招 ——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侧记
“增加供给,大力培育体育旅游消费热点;提升服务,不断优化体育旅游消费环境;加强互动,广泛营造体育旅游发展的社会氛围”是出席“动观天下”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的嘉宾为支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出的三招。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在主题演讲中说,北京奥运会后的“十一”长假,奥林匹克中心区日均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2万人次,超过故宫的7万人次。“体育旅游体现了科技、绿色、人文的理念和好的生活方式。发展该产业不仅能拉动内需,还能扩大文化、体育、娱乐的整体消费水平。”刘扶民说,张家口市贫困县崇礼,因地制宜修建了河北省规模最大的滑雪场,从而促进了旅游业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财政收入一跃达到11.1亿元。这成为支撑“第一招”体育旅游消费热点的论据。 中旅体育旅行社总经理何学军认为,体育旅游不仅是滑雪和户外,而是“在旅游中亲近自然,在运动中体验旅游”,因此体育旅游消费群既有挑战自我的户外发烧友,也有普通体育爱好者,还有资深体育迷,“体育旅游市场完全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消费热点。” “第二招”涉及管理部门如何服务于这一新兴行业以及保障行业的“自发力量”。全国政协委员叶乔波的话或许代表了许多从业者的心声,“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携手,将使体育旅游产业的民间投资者成为最大受益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玉英结合多年来研究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成果,分析了体育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创新增长中的前景,“体育旅游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现代服务业——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精神产品的消费才会成为支柱经济。” “第三招”的实现在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郭铭玉看来,有赖于体育旅游作为新的健身方式和产业结合。“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体育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体育能使体育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上海市体育局原副局长邱伟昌则以提升上海城市形象的F1为例,“F1每年能为上海带来境内外将近15万游客,创造的间接经济收入达10多亿元。”他认为,提高地方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热情就要打造具有民族体育项目特点的、城市名片效应的、内涵丰富的体育旅游品牌。 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围棋部主任张文东举出了湘西凤凰小城的例子——因“中韩围棋对抗赛”的落户,使其旅游产业从2003年至今已翻几十倍,“这是典型的‘体育+旅游’的双赢。”(中国体育报记者崔衎衎)
关于促进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
2009年12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在哈尔滨成功举办了“动观天下2009年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论坛聚集了体育和旅游部门、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著名学者、相关企业和各有关方面的代表,针对体育旅游的进一步融合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预示着体育旅游正在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代表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体育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已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以体育赛事观赏、运动体验、户外休闲等为显著特点的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推崇,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 代表们强调,加快推进体育旅游的合作,是顺应市场需求、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有效拉动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步骤。代表们希望,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切实摆上日程,将其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相关企业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社会各界要广泛参与、积极支持,努力开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全新局面。 为此,郑重向旅游行业、体育行业和全社会倡议如下: 一、提高认识,全面领会国家关于发展体育和旅游的精神实质。旅游全行业和体育全行业进一步加强对党中央国务院精神的学习,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认识,坚定作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合作,不断开创体育旅游部门合作新局面。旅游部门和体育部门科学谋划,努力实践,创新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促进发展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研究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体育旅游健康发展。 三、增加供给,大力培育体育旅游消费热点。鼓励旅游企业和体育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合作,创意策划,提供更为丰富、适销对路的体育旅游产品,不断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鼓励各级政府深度挖掘、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地赛事活动资源、场馆设施资源、旅游服务资源,加大对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旅游,促进体育旅游多元化发展。 四、提升服务,不断优化体育旅游消费环境。以人为本,鼓励企业根据游客需求创新服务,为游客提供更为放心、更加满意的消费环境。倡导健康、绿色生活理念,引导积极向上的体育旅游消费观念。关注民生,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政府对体育旅游的引导和市场监管,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五、加强互动,广泛营造体育旅游发展的社会氛围。鼓励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体育旅游发展,深入研究和探讨,积极建言献策,为体育旅游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进一步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加强体育旅游与新闻传媒的联动,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方式,形成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的社会舆论氛围。鼓励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到体育旅游发展中,促进旅游、体育与文化、服务、电信、交通等产业的关联发展。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并大力支持体育旅游的发展,为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迎接体育旅游发展的美好明天作出努力!(中国体育报记者 崔衎衎)
2009年中国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