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由北京体育大学和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的中国足球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历经6个多月,北京体育大学足球志愿者利用寒假和业余时间,在全国9个省、市和北京远郊区县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 2015年5月30日上午,中国足球志愿服务项目阶段总结暨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研讨会在北京体育大学国家队训练基地第二会议室召开。各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建言献策,共话中国足球志愿服务项目今后的发展。 我校副校长刘大庆在会上谈到,开展校园足球首先要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需要社会多方转变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传统观念,要认识到足球运动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阶段性总结中国足球志愿服务工作非常有必要。足球志愿服务要始终关注青少年的培养,着眼长效机制的研究,探索出一种最合适的志愿服务模式。 我校足球教研室主任张廷安教授指出,开展校园足球能全方位促进青少年体质、心理素质以及人文素质的综合发展,校园足球的发展要杜绝“只顾眼前成绩,不考虑长远发展”的做法,要避免“形式化、仪式化、节日化”的做法。 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干部培训处处长孙葆丽从志愿者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对项目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解读。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吕学武表示前6个月的足球志愿服务是卓有成效的,中国教育电视台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使项目深入推进。中央电视台《谁是球王》栏目总导演辛少英女士提出,中央电视台对中国足球志愿服务项目高度关注,希望中国足球志愿联盟各成员单位之间形成合力,扩大中国足球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国的影响力。 此外,我校团委书记周启迪还全面介绍了中国足球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以来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并总结了经验与不足;北京体育大学参与小学体育发展办公室主任李耀章介绍了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训练营的相关情况;房山体育局副局长金永男围绕房山地区青少年足球开展情况作了发言;广州市悦足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峰建议在足球志愿服务模式上应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并介绍了即将推出的与足球志愿服务有关的APP。 暑期将至,中国足球志愿服务联盟秘书处表示,将进一步整合全国体育院校资源,深入推进中国足球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利用暑期时间,扩大足球志愿服务的有效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