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奥运・科技・健身
(2004年6月16日13:44 中国体育报)
发布时间:2004-10-12 来源:系统管理员 字体:
2000年11月,当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在武汉体育学院刚刚落下帷幕时,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就把目光投向了四年之后的北京,那时又一届全球瞩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刚刚熄灭。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我国体育科技学术界的“全运会”有了一个与奥运会一起成长的神圣约会。

2004年10月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北京体育大学承办的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除了肩负着传承体育科学文明,继往开来的重任之外,还因为2008年奥运会和奥运会体育科学大会在北京的举行,而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因此第七届体育科学大会确定怎样一个主题,引导怎样一个体育科研的成长方向,直接关系到2008年我们如何向全世界集中展示中国体育科学的发展成就和光辉未来。

科技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之一。本届体育科学大会的主题:奥运・科技・健身,用“科技”将我国的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大体育发展计划紧密相连,有了与科技奥运一脉相承的发展轨迹。这一主题也唤起了我国体育科研工作者的信心和热情,在三个多月的征稿时间内,全国各地科研工作者踊跃申报,截止到5月15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14个分会共收到了申报论文4560篇,按照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选题指南所列的76个论文撰写方向,论文申报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确定了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显示出我国体育科学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美好态势。

为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体育科研的成就和成果,保证广大科研工作者申报论文评选过程的公正,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专门成立了严格的评审委员会并制定出详尽的评委会职责和评审要求、评审办法与论文录取标准。体育科学学会各分会将严肃执行评审要求,组织专家对每篇论文进行独立评审,填写论文评审意见,坚持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公正准确、不徇私情,对确有创新又难以统一意见的论文,认真研究、慎重处理。各分会在6月24日前将评审结果按专题、墙报、书面交流形式分类后送学会处。

在金秋十月,突出创新性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优先提出新理论、观点、方法、技术并有效服务体育实践、研究水平和研究价值,经综合评价后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论文将分别以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的方式在体育科学大会上进行学术交流,在最积极有效的层面上展现近年来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规划21世纪我国体育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本报记者 曹?�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