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继往开来 乘势而上 再创辉煌
――北体大隆重召开参加第28届奥运会庆功表彰会
发布时间:2004-09-15 来源:系统管理员 字体:
9月13日上午10:00,北京体育大学在学校体育馆隆重召开参加第28届雅典奥运会庆功表彰会。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北京市委常委、市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史康成,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学超、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牛德成等有关省市体育局领导及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司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领导,北京体育大学老领导及亲属,参加雅典奥运会的北京体育大学师生、部分校友及部分运动员亲属等出席大会。庆功表彰会上,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杨桦对学校参加本届奥运会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段世杰副局长,朱善璐书记、史康成司长、杨贵仁司长、牛德成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有关省市体育局发来了贺电。奥运会冠军陈中和冠军运动员许奎元分别代表获奖运动员和教练员发言。学校对参加雅典奥运会的师生和奥运军团中的学校在籍教练员、学生及校友等进行了表彰,对有功人员分别授予了“北京体育大学功勋、精英、优秀教练员、运动员”、“科技突出贡献奖”、“北京体育大学优秀党员、优秀团员”和“北京体育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在校师生300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寿山主持。

在本届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中,北京体育大学的师生、校友共有163人,参与备战科研及其他直接服务人员百余名。其中,在校师生共有26人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他们中由北京体育大学系统培养的运动员17名,共参加举重、摔跤、跆拳道、柔道、艺术体操、击剑和田径七个大项的比赛,共获得4枚金牌、1枚银牌、1个第六名和1个第七名的骄人战绩。学校教师张国政勇夺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冠军;学生王旭喜获女子摔跤72公斤级金牌,实现我国女子摔跤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学生罗微获得女子跆拳道67公斤级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数超过了上届奥运会立下了汗马功劳;学生陈中蝉联女子跆拳道67公斤以上级奥运会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外,学生刘霞获得女子柔道-78公斤级银牌;学生戴永君、李佳、陆颖娜、吕远洋、胡美、章硕获得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全能第六名;学生黄耀江获得男子击剑第七名。北京体育大学在籍学生和校友在奥运会上也有出色表现,获得多枚奖牌,为祖国争了光,为母校争得了荣誉。
北京体育大学在本届奥运会取得的成绩,实现了学校竞技体育的历史性突破,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学校在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上坚持“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的成功体现,是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丰硕成果和明证,这一成绩标志着北京体育大学已全面进入体育主战场,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尤其是竞技体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长期以来,学校对备战奥运工作高度重视,坚决贯彻国家体育总局的指示精神,以突出实战性、针对性、适应性为备战方针,围绕重点项目、重点队伍和重点队员制定了详尽周密的备战计划,并认真执行,确保运动员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等各个方面达到最佳状态,为他们提供了学校最好的科研、医疗、后勤等服务和保障。学校领导时刻牵挂着参加备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多次代表全校师生赴训练基地看望和慰问。学校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有力的保障无疑是北京体育大学奥运健儿在雅典脱颖而出的精神与物质基础和强大后盾。

在备战雅典奥运会期间,北京体育大学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密集、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为学校运动队和国家其他运动队特别是重点项目、重点队伍和重点运动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保障。围绕备战奥运会,学校共立项相关课题62项,其中,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各5项,部委级课题26项,体育总局各中心课题21项。学校有一批教师、科研人员深入到运动队从事科技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开始,学校共有教师和研究生60多人次参与了备战奥运的科技服务工作,服务的运动队主要有国家田径队、游泳队、排球队等23支队伍,服务的内容主要涉及运动员的营养调整、机能评定、动作的技术分析和改进、体能训练、心理咨询和训练、疲劳恢复以及信息收集和咨询等诸多方面,为我国选手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提供了有效的科技保障。学校教师陆一帆、王卫星、袁守龙等一批学者,深入备战第一线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为游泳、皮划艇项目的突破立下了战功。

北京体育大学建校50多年来,一直肩负着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培养包括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使命。1959年9月,北体大有293名师生作为各省、市代表队成员参加第一届全运会,他们所得总分可列全国前10名。1971年1~4月,北体大在全国招收了青训队队员372名,连同原国家集训队来的26名,共计398名,他们中许多人成长为中国竞技体育队伍中攻城拔寨的领军人物,其中老女排主力队员曹慧英、杨希、陈招娣就是杰出代表。1972年,经原国家体委同意,北体大成立了国家射箭队,男女队的教练员分别由曾打破世界纪录的著名运动员徐开才、李淑兰等担任,他们培养出了孟凡爱、黄淑燕、宋淑贤等享誉中外的优秀运动员。

改革开放以后,学校于1979年成立了竞技体育学校,遵循“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的方针,强化了竞技体育人才的一条龙培训体制,训练成绩不断提高。

北京体育大学还充分发挥了竞技体育项目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建校以来先后为国家成功引进了一批新兴体育项目。艺术体操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国内后,首先在北京体育大学扎根,后在全国迅速普及。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体操运动员和教练员,她们在国内始终保持领先水平,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在上世纪90年代,学校在国内率先引进了跆拳道项目,并且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诞生了北体大独立培养的第一位跆拳道奥运会冠军陈中,这也是我国跆拳道项目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学校先后引进的运动项目还有曲棍球、地掷球、门球、软式网球等,其中部分项目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地开展。

50多年来,学校不断攀登运动技术高峰,为我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培养了国际运动健将50余人,运动健将近500人;1980年以来,培养世界冠军50余人次;亚洲冠军60余人次;刷新亚洲纪录11人次;获全国冠军600余人次。涌现了亚洲女子标枪纪录创造者唐国丽、奥运会女子跆拳道冠军陈中、世界体操锦标赛鞍马冠军李敬、亚洲女子跳高纪录保持者金玲以及以钟秀娥为代表的一批女子摔跤世界冠军。
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北京体育大学共有9个项目的21名运动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3金2银2铜的优异成绩。其中,由学校系统培养的运动员10人,夺得1金、1银、2铜和1个第4名的佳绩,国家体育总局向学校颁发了“奥运会贡献奖”。

为进一步发挥北京体育大学在教育、训练、科研、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强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全面备战2004和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北京体育大学列入重点建设的训练基地,2002年以来国家艺术体操队、跆拳道队、田径队等项目先后进入学校。

如果说,2000年北京体育大学获得1枚奥运金牌,是学校坚持“亦读亦训、科学训练”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模式初露端倪的话,那么,雅典奥运会取得的4枚金牌,则雄辩地说明北京体育大学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已在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方面驶入了快车道。

展望未来,北京体育大学将以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接见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提出的“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不畏艰险、继续攀登”的要求,在国家体育总局以及教育部和北京市的领导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探求高等体育院校办学规律,进一步强化教育、训练、科研三者的紧密结合,突出训练特色,以备战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瞄准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办学目标,努力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