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雪游龙”和山地新闻中心里的北体教师
发布时间:2022-02-20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 字体:



北京体育大学派出冬奥一线工作服务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志愿者、表演人员、科研人员、赛时实习生、场馆赛事媒体运行人员等约1000多人。北体人用青春和激情践行青年服务国家的伟大使命,今天为大家带来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陆虹和国际体育组织学院教师孙曙光的故事。

陆虹:“雪游龙”中的仪式氛围打造者

钢架雪车,一个对于国人如此陌生的冬奥项目,因中国男子钢架雪车运动员闫文港获得铜牌而冲上热搜,他实现了我国在车撬类项目上冬奥奖牌零的突破,同为他的队友、我校2017级学子殷正也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并创造了该赛道新的出发记录。在欢声雷动的“雪游龙”,所有工作人员都欢欣鼓舞,这也是延庆赛区在本届冬奥会上第一次升起中国国旗,世人也将一同见证奥林匹克的中国荣耀。

 

 

我校派出的P类工作人员陆虹作为国家雪车雪车中心体育展示经理带领着团队紧张有序地准备10分钟后即将在赛场举行的颁奖仪式。当颁奖嘉宾临时变更为来自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张虹,SPP精准无误运行变更程序,撰写颁奖脚本、颁奖前氛围烘托、颁奖过程控制、国歌播放一气呵成,顺利交付北京冬奥会车撬项目第7日体育展示和第五场全流程颁奖仪式,创造了殿堂级的仪式氛围。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体育展示领域针对本场馆结束区和观众主广场分别位于闭环内、闭环外的独特之处,运用体育展示各元素内外联动,提升观赛体验,增强赛事氛围。一是通过中英播报、现场评论、音乐、视频等元素,让体育展示成为连接竞赛与观众的纽带。二是观众主广场现场主持人通过快问快答、趣味游戏、吉祥物表演的方式与观众互动,传播奥林匹克理念、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恰逢春节,让观众在观赛的同时体验不一样的节日气氛。三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为13个竞赛场馆中唯一使用吉祥物版冬奥项目标识灯光与激光组合的场馆,运用特殊效果灯光点缀赛事现场,在OBS画面中呈现出美轮美奂、炫彩缤纷的“雪游龙”。

 

 

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陆虹从11月借调北京冬奥组委从雪橇世界杯开始承担车撬项目体育展示工作。进入闭环的20多天里,她带领包括外籍专家在内的场馆体展团队全体P类、C类、V类人员,共情同心,搭建硬件基础、组织内容创意、编制流程设定、促成领域协同,在冬奥一线挥洒智慧和汗水。体育展示的工作与赛事各利益方高度关联,组织工作千头万绪,陆虹总能在迷雾中给团队成员指出切实可行的落地方案,在遇到业务边界协调时总是沾边就愿意帮一把,她总是乐观善良地重复一个理念,“幸运总会眷顾踏实而睿智的车撬体展团队,颁奖仪式前晚带领团队灯光组高空作业擦拭的玻璃正是今天颁奖仪式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背景墙,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在现场与我们同样见证着属于我们中国人冬奥奇迹”,说起这句话她脸上洋溢着幸福自豪的笑容。

 

 

陆虹自北京2008奥运会后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毕业来到我校任教,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体育展示专著和开设了国内第一门体育赛事展示(双语)课程。在冬奥会进入到北京时间,自20211月就担任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体育展示全流程、全要素演练的培训专家为组建初期的冬奥体育展示团队人员授课,并作为执行副主编编写《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专业(岗位)培训教材——体育展示》和作为执行主编编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仪式技术手册》。作为从北京2008年奥运会以来一直深耕体育展示并延续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双奥队员,陆虹一直谨遵教诲做奥林匹克理想最坚定的追求者和实践派,让我们同样预祝默默奋战在冬奥赛场的“氛围打造者”平安顺利、圆满凯旋。

 

孙曙光:助力2022年冬奥会语言服务

语言专业志愿者选拔、冬奥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语言培训、线上会议口译、IOC专家考察的陪同口译、新闻发布会的交替传译、筹备期和赛时各类文件翻译……这些瞬间构成了我校国际体育组织学院教师孙曙光在北京冬奥会服务的日常。20217月,孙曙光借调到北京冬奥组委对外联络部语言服务处工作,任项目专家。在场馆化工作阶段,孙曙光负责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语言服务业务领域经理,为注册媒体等利益相关方及相关业务领域提供高效语言解决方案。8个月来,孙曙光的工作始终围绕“冬奥语言服务”这一关键词开展。

 

 

孙曙光有着深深的奥运情结。作为北京体育大学的英语教师,有机会参与奥运,将自己多年的“语言与体育结合”经历用于冬奥语言服务,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挑战。为了这一刻,孙曙光期待了很久,也做了充足的准备。20219月,孙曙光赶赴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开始了场馆化工作阶段,是较早进驻开展场馆化的工作人员之一。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是采访和报道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注册新闻媒体在张家口赛区的赛时工作总部。孙曙光负责语言服务工作,主要为注册媒体等利益相关方及相关业务领域提供高效、便捷的语言服务,架起中外沟通的桥梁。

 

 

在筹备阶段,孙曙光的工作充实而繁忙。到场馆的第一天,场馆主任就给孙曙光下达了“提升工作人员英语水平”的任务。为提升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团队英语水平,规范冬奥会相关英语表达,孙曙光牵头组织场馆英语集中培训并担任主讲教师。英语培训以情景对话为抓手,针对不同业务领域设置特定语言情景,并融入场馆运行计划,通过对话练习增强团队成员英语语感,力争在赛前达到“冬奥词汇入脑入心,简单对话脱口而出”的培训效果。

 

 

临近赛时,孙曙光等人根据英语培训课件编制了《ZPC英语学习手册》,录制了安保执勤英语视频,从各方面全力提升场馆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孙曙光也将课件共享到各场馆语言服务团队的资源共享群,受到奥组委领导、场馆主管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语言服务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类文件的笔译和陪同口译和交替传译。孙曙光多次陪同国际奥委会相关专家对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的验收、考察和踏勘。在正式运行阶段,语言服务团队保障澳大利亚奥委会、日本奥委会、新西兰奥委会、古杨树场馆群和云顶场馆群的共15场新闻发布会的远程同传;保障ENR(非持权转播商)平台拍摄18次;语言服务台共接待外媒约750人次。孙曙光自己也在主媒体中心远程同传时间冲突的情况下,承担了日本奥委会新闻发布会的中英交传工作,成功补位。

 

 

作为语言服务经理,孙曙光全面负责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的语言服务工作。包括场馆语言服务整体工作的计划、安排与管理;本业务领域及所属人员防疫工作;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激励、任务分配,协调相关后勤保障;受理场馆语言服务申请,根据需求安排远程同传服务并上报主媒体中心,调配志愿者和远程同传系统技术员;处理突发事件,必要时向上级汇报,并协调解决;向场馆媒体副主任和语言服务总部汇报运行情况。这些都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眼于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的指示,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助力2022年冬奥会语言服务。

 

 

在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里,孙曙光和所有的冬奥人在一起,一起向未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