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北京冬奥会圣火19日送往中国,北体校友李佳军传递火炬
发布时间:2021-11-01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 字体:

当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和正义的奥运圣火再一次采集,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也越来越近。10月18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希腊的古奥林匹亚采集成功,中国短道速滑名宿、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校友李佳军作为当天的第二棒火炬手参与了火种在古奥林匹亚的传递。


b686a23b9e984d869c5bb2c999294a09.jpg


当地时间中午12时许,在有着2500年历史的赫拉神庙遗址前,扮演最高女祭司的希腊知名女演员桑西·乔治乌向光明之神阿波罗祈祷,并利用凹面镜点燃了火种。在一段舞蹈表演后,最高女祭司将燃起的火炬及象征和平与荣耀的橄榄枝传递给第一棒火炬手——手持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希腊高山滑雪运动员扬尼斯·安东尼乌(Ioannis Antoniou)。安东尼乌一路奔跑来到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纪念碑旁后,将火种传递给第二名火炬手李佳军。


09653e044a0e48899ccf96fd98bdc2a5.jpg

采集仪式现场


a4ef4e1cc7eb4fd0b9bc1def848a9ea0.jpg

希腊高山滑雪运动员扬尼斯·安东尼乌(右)将火种传递给第二名火炬手李佳军


“从事这么多年的体育运动,今天很有幸参加这个采集仪式,并参与火种传递,是一件非常荣耀且神圣的事情,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李佳军在等待与第一棒火炬手交接时表示,“火种传递,首先是传递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还有今年新加入的更团结。同时火种也象征着友谊与和平,希望全世界像北京冬奥会口号说的那样——一起向未来。”

作为中国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创造历史的人,李佳军曾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一个时代。

1996年荷兰海格世界杯赛1000米比赛中,陪练出身的李佳军终于为男队迎来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为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夺得首个世界冠军。

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前,李佳军身心备受折磨。作为陪练,他训练之苦常人难以忍受,用他的话说,“累到尿血,还得了肾炎”。在开赛前一个月,队医找他谈话,劝说他放弃冬奥会。可坚定的李佳军想都没想就表示了拒绝——赶上一次冬奥会不容易。

为了参加冬奥会,李佳军甚至写了保证书,因为一旦他在训练中出现一些危险、后遗症,队伍实在是负不了责任。

终于等到了1998年的长野。男子1000米决赛出现戏剧性的画面:李佳军在后半程一直领先于韩国选手金东圣半个身位 ,似乎大局已定,但在撞线一刹那,金东圣突然跨出一步抢先撞线,以0.053秒的微弱优势夺冠。

一个冰刀尖,使李佳军与冬奥会冠军领奖台失之交臂。这枚银牌,也是中国代表团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首次夺得冬奥会男子奖牌。

四年后的盐湖城,命运再次跟李佳军开了个玩笑:作为前两届世锦赛1000米冠军的他渴望能在冬奥赛场冲顶,但在最后一个弯道处奋力超越时与其他选手发生碰撞,又与冠军擦肩而过。

2003年,李佳军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学习。

2006年,李佳军31岁了。作为男队的领军人物,他带着满身的伤病仍在坚持。可惜,还是未能如愿。他竭尽全力第3个冲过终点,获得了中国男子短道在那届冬奥会上的唯一奖牌。

这些年,李佳军有很多的身份。但他所有的身份都离不开短道速滑。也正是他所经历的遗憾和痛苦,才给了武大靖更多的动力和激励,让他终扬眉出鞘,改写了中国短道的新历史,也弥补了李佳军20年的遗憾。

如今是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的李佳军,身体力行致力于推广中国冰雪运动,普及冰雪知识,营造北京冬奥会热烈氛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