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北体人与奥运丨赛场内外的北体身影
发布时间:2021-04-09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 字体:

41日至10日,“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测试活动相继开启。赛事的台前幕后,处处可见北体师生的身影,每一项测试比赛圆满收官的背后,都有他们付出的汗水。



冰球测试赛

45日,“相约北京”冬季体育系列测试活动冰球比赛圆满收官。我校中国冰球运动学院队员们积极参与、全心配合,出色地完成了此次高规格赛事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为增加冬奥冰球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国际冰球联合会决定从北京冬奥会开始,将往届冬奥会使用的30×60米的冰场改为26×60米。此次队员体验的正是26×60米的奥运标准冰场。



赛后,组委会还组织了模拟颁奖,并让队员接受媒体混采、出席远程新闻发布会,让大家在冬奥场馆内实打实地感受到冬奥氛围,积攒了冬奥经验。

中国冰球运动学院的队员们表示,作为第一批体验者,十分有幸能为冬奥贡献一份力量,希望之后还能有机会助力冬奥。



除学校的青年运动员外,经学校选拔推荐的12位雪童也参与了本次冰球比赛。



雪童是赛场上的“清道夫”,在比赛中,承担着冰场的除雪任务,为赛事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在每局比赛倒计时的14分钟、10分钟、6分钟后,只要裁判发出暂停比赛的指令,他们就会紧张有序地上冰除雪,在70秒的倒计时间内快速地清理完冰场的每个角落。整场比赛下来,通常需要除雪9次。在经历了报名、专业训练和严苛选拔后,中国冰球学院的同学们成为了第一批服务冬奥赛场的雪童。雪童们同样需要过硬的专业素质,必须经过“快速滑行”、“滑行灵活度”、“滑行灵活度和控球能力”以及“滑行耐力”等四项基本功测试才能上岗。

18岁的崔美琳是学校中国冰球学院青训队的队员,从8岁开始,她练习冰球已经10年了。在她看来,承担雪童工作“乐在其中”,“在这次比赛之前,国内几乎没有这种雪童的工作,在报名征集的时候,我就挺好奇、觉得挺有意思的。在培训和工作的时候,主制冰师也告诉我们要开心一点,享受在冰场滑行的乐趣,不要把它当成特别辛苦的工作。”



17岁的李金熹还记得自己刚接触雪童工作时的样子:“因为国内当雪童的机会很少,我们根本没有任何经验,刚开始推雪和铲雪的人总是配合得不好,总会有漏雪。我们就自己去看一些国外顶级赛事的雪童视频学习、模仿,再一点点练习。”李金熹说,雪童是一项“神圣又严肃”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儿马虎。

每天比赛前,运动员开始热身的时候,他们就要到场地换上装备,运动员热身之后就要去收球。比赛时也要时刻关注场内的积雪情况,清雪时的70秒更是要精确到秒的紧张。“我记得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天,我们早上6点多就发车到场馆,最晚的一场比赛910分开场,到11点多才结束,我们最后清完雪,然后坐着大巴回到酒店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了。”



一推一铲,看似平凡的工作中同样蕴藏着伟大的梦想,这些默默付出的人们同样值得我们的呐喊。


冰壶测试赛

北京体育大学冰壶队共有17名运动员和5位工作人员应邀参加此次比赛。其中,北京体育大学队的12名队员参加了男子冰壶、女子冰壶、混合双人和轮椅冰壶全部四项比赛,另有3名同学代表国家游泳中心队、2名同学代表北京市队出战本次赛事。



北京体育大学冰壶队在历经10天二十余场比赛的激烈角逐后,分别取得了女子冰壶第二名、男子冰壶第三名、第四名的好成绩。



北体冰壶队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够参与此次活动,不仅是践行青年服务国家的使命,更是在助力北京冬奥。感谢学校的大力支持,感谢组委会提供如此专业的赛事平台,希望能继续为2022北京冬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此次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中,45名北体志愿者基本都是学校的骨干,他们用青春服务冬奥,用奋斗书写使命答卷,生动诠释了“志愿者的微笑就是奥运会最好的名片”。北体志愿者们在321日至331日期间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他们更系统地学习到相关专业知识、感悟奥林匹克精神。志愿者们表示,他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国家、服务冬奥。44日,学校志愿者所在的首都体育馆需要在同一块场地上举办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的比赛。根据北京冬奥会的赛时安排,首体是唯一一个需要在同一天内转换场地的场馆。花滑和短道场地的转换也是本次测试活动中,首体场馆运行需要重点演练的内容。首体场馆群运行团队志愿者经理丁莉婷充分肯定了参与冰面转换的20位来自北体大的志愿者的表现,“对他们的工作要求比较高,但这些孩子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北体志愿者在为期十天的志愿服务中弘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时代精神,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发挥自身专业技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服务办赛需要,为“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冰上项目测试活动的成功举办献计出力,展现出北体青年的风采与担当。

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在社会中营造浓厚的冬奥氛围,动员更多人走近冬奥、了解冬奥、爱上冬奥。北体围绕冬奥筹办备战,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强化科技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发挥科研平台、智库作用,提供卓有成效的科研攻关、科技保障和资政服务;积极投身冬奥场馆运行、赛事组织及冬奥文化宣传等志愿服务,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一步步走向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学校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回信中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北体师生将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时代精神,带头拼、加油干,在冬奥筹办的稳步推进和体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接续奋斗。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