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提案建议 > 正文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937号(教育类14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0-12-17 来源:办公厅 字体:

  《关于推进学校运动技能教育向健康技能教育转变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现答复如下:

  “少年强则国强”,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目前“小眼镜”“小胖墩”“脊柱侧弯”“心理健康”是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家体育总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

  一、建立青少年体育政策保障体系

  在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把青少年作为全民健身的重点人群,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考核体系。

  一是教育部等八部门共同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引导家庭营造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体育锻炼,要求学校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确保从小学阶段到高中阶段每周合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安排。

  二是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教育部门要会同体育、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竞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评估、指导和监督;要将体育科目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充分发挥好体育考试的指挥棒作用。 

  三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释义(2018版)》,针对青少年重点健康问题,指导青少年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用眼、注意用眼卫生,保持健康体重等内容,其关键是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防治肺结核,远离烟草危害,掌握伤害防范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正确的生殖与性健康知识,不以任何理由尝试毒品,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状态等。

  二、以活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一是体育总局启动实施青少年健康包工程。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突出问题,持续推出一系列易学易会、操作性强的体育干预方法和内容,组织并建立“健康包”实施工作机制和专家团队,推出创编的“青少年近视防控操”,包括“课间视力操”和“睡前视力操”两部分,陆续在全国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推广,收获了广大青少年儿童、家长和老师的好评。在全国部分省市开展青少年健身知识科普及试点工作,每年普及工作受益青少年逾10万人次。今年6月,体育总局印发《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通知》,要求各地、体育总局直属单位和单项体育协会在符合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创新方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推广普及青少年科学健身方法和知识,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促进视力健康。印发《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推出青少年居家健身系列方法、线上培训等,发布相关内容228条;提供超过2.66万场线上比赛及活动,累计参与达1.11亿人次,网络赛事活动相关视频播放总量超过3.08亿次,促进了广大青少年坚持体育锻炼、增进体质健康,支持了全国疫情防控斗争。

  二是开展青少年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十三五”期间对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的青少年学生开展调查,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总结特点,对提升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素养提出建议。

  三是2018年起体育总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了健康中国行和全国“爱眼日”活动,普及科学的运动健身知识和近视防控知识。今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联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共青团中央举办“全国青少年近视防控操线上大赛”,引导儿童青少年每天坚持练习近视防控操,共有22万个家庭、75万人参与。据统计,经过连续2个月的练习,参与的青少年中有20%视力获得提升、70%视力没有减退。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中国科协联合举办“2019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积极传播科学运动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增强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健身、科学运动、避免运动伤害等健康生活意识。2020年6月,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道联合举办六一全国儿童青少年健康周,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健康宣传大使和少儿节目主持人共同推出系列直播,内容涉及预防近视、膳食营养、戒除网瘾、运动健身、心理健康等。

  疫情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多次邀请来自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疾控中心等机构的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从疫情期间保护视力健康、听力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居家体育锻炼等方面回答了家长和媒体关心的问题,普及相关健康知识。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和“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平台开设“防控知识”“你问我答”等专栏,介绍疫情期间科学健身相关内容,受到群众欢迎。

  四是教育部门每年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关注师生生命周期和健康全过程,深化学校健康教育供给侧改革,夯实健康教育课程与课时保障、师资配备与培养培训、教学改革与评价体系等基础,引导师生树立正确健康观、提升健康素养并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每5年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调研,覆盖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每次检测样本总量超过25万人。

  三、 职业、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体育总局通过开展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促进体育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工作中,始终将“运动促进健康”的理念贯彻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职业培训和考核鉴定全过程,专门设有“体育健身中的健康行为的养成”、“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育健身中的营养”等专题。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专设健身教练项目,在技能要求上健身教练除了需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健身运动指导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通过健康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健身运动计划,指导和帮助健身者系统性地提高或保持健康水平。目前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的人员累计达到33万余人次,其中取得健身教练职业资格人次约为14.5万。

  您的提案对我们改进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下一步,体育总局将配合相关部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学校运动技能向健康技能教育转变: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围绕儿童青少年重点健康知识做好科普宣传。

  (二)利用好职业资格队伍,系统指导青少年正确、健康运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高远精神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三)研制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制度,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探索先入职后培训。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技能培训,增强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能力,制定在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制度,明确教练员职称评定、职业发展空间等。

  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