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提案建议 > 正文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3378号(文体宣传类319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办公厅 字体:

鲍明晓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国城乡社区普建百姓健身房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长期以来,体育总局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健身锻炼需求,持续推动中央资金支持的健身设施布局在居民聚居区、居民小区内部或附近。“十四五”时期,体育总局安排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21亿元支持小型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多动能运动场、群众滑冰场、智能室外健身器材等场地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积极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截至2024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不低于4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1300余个。会同财政部开展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为全国5000个没有场地设施的乡镇(街道)补齐场地设施短板。支持全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县级专项运动场地,开展“全民健身边疆行”,提高边境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促进城乡健身设施均衡发展。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在城市社区、公园中配建乒乓球台等小型健身设施;结合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支持利用社区周边的公园绿地、桥下空间、老旧厂房等配建场地设施。2019年至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7.88万个、4792万户,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3100多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底,全国体育场地达484.17万个,场地面积42.3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长幅度均超30%。其中,广受群众欢迎的“三大球”和乒乓球、羽毛球场地,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约20%、30%、50%。

未来五年,体育总局将积极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建设作为社会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要内容,实施城市运动空间扩容工程,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建设包括百姓健身房在内的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会同财政部持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健身空间;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修订,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站点试点,进一步打造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阵地,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主题示范活动,探索建立体育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发挥奥运冠军等优秀运动员的引领带动作用,系统推进现役国家队、省队运动员进中小学校或社区开展健身指导服务工作,推动更多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

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体育总局

2025年8月11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