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骏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体育活动获取经济效益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的重要业态,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对促进消费、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形成产品丰富、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发展均衡的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体系。您提出的相关建议针对性强、价值高,对于提高赛事价值,繁荣竞赛表演产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关于“职业化与商业化”的建议
该建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体育赛事的市场价值。近年来,体育总局积极推动职业体育发展,大力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赛事。《“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要统筹谋划职业体育发展,做好职业联赛创建和职业联赛管理机构组建顶层设计,完善职业体育发展支持、监管政策,规范职业俱乐部运营和职业联赛发展。目前,中超联赛、CBA联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市场价值持续提升,观众人数不断增多,对促进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体育总局将着力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赛事,鼓励更多运动项目走职业化发展道路,打造一批体系完善、具有世界影响力和持续提升品牌价值及盈利能力的职业联赛。
二、关于“多元化收入来源”的建议
该建议有利于拓展体育赛事的收入来源,提高赛事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体育总局研制印发了《市场开发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市场开发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开发活动筹集社会资金和各类物资、保障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指出,各单位直接进行市场开发的全国性体育赛事、在华国际体育赛事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冠名权、合作伙伴及赞助商等招商权、报道权、电视转播权、标识使用权、衍生品开发权以及其他市场权利。同时鼓励运动员利用自身影响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下一步,体育总局将落实好《市场开发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明星,不断拓宽赛事收入来源。
三、关于“政府支持与监管”的建议
体育总局加强体育赛事服务监管,修订《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设置了“体育赛事活动申办和审批”“体育赛事活动服务”“体育赛事活动监管”专章。在“体育赛事活动申办和审批”专章中,明确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地方人大和人民政府的相关规定,减少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不断优化服务。在“体育赛事活动服务”专章中,鼓励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发挥体育赛事活动拉动作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明确地方体育行政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体育赛事活动应急工作机制等。在“体育赛事活动监管”专章中,明确体育行政部门对赛事活动场地实施现场检查。《管理办法》极大提升了社会主体办赛的积极性,涌现出中国网球公开赛等一大批自主品牌赛事活动。下一步,体育总局将落实好《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加强对体育赛事活动的服务与监管,促进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安全健康发展。
四、关于“提高观众参与度”的建议
体育总局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赛事活动举办方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放大赛事经济效益。会同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的通知》,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将体育赛事活动办在群众身边,与景区、街区、商圈融为一体,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度。在北京举办全国启动仪式后,重庆、上海、深圳、天津等地相继举办启动活动,深入推动体育赛事与旅游、商务、文化等深度融合发展。下一步,体育总局将会同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实施“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为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及相关消费带来新体验,不断放大体育赛事活动的经济效益。
五、关于“加强国际合作”的建议
近年来,体育总局积极与国际体育组织和各国体育部门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加强合作,参加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国际综合性体育比赛和国际单项体育赛事。我国体育发展成就得到国际体育界的高度认可。在2019年中芬冬季运动年、2022-2023中俄体育交流年等体育主题国家年和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大型国际赛事的推动下,我国与众多体育强国开展体育产业合作,邀请芬兰、意大利等国担任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主宾国,与英国、奥地利等国就体育产业合作开展交流。此外,乒乓球等我国优势项目和武术、健身气功、龙舟等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海外举办友谊赛、训练营、讲座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开展普及推广,受到当地高度赞誉。下一步,体育总局将以备战参赛巴黎奥运会、米兰冬奥会为契机,继续积极开展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世界体育强国在运动队交流、体育产业等领域互利合作,进一步开展武术、健身气功、龙舟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推广,促进民心相通。
感谢您对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体育总局
2024年7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