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提案建议 > 正文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873号(经济发展类271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01-12 来源:办公厅 字体:

《关于北京冬奥会带动全国冰雪经济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顶层设计”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国家高度重视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顶层设计,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 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体育总局也会同相关部门陆续研制印发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冰雪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举措。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及《“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出冰雪产业的发展方向,即以京津冀为核心区域,发挥华北、东北、西北的资源和经验优势,以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为推广重点,引领和带动中部及西南地区发展冰雪产业,形成东西南北交相呼应、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充分发挥北京冬奥会带动效应,加强部门协调,稳定政策预期,保持政策连续性;继续落实已出台的冰雪产业政策、规划,促进后冬奥时期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扶持完整的冰雪产业链龙头”

体育总局积极加强部门协调,推动发展“冰雪+”。一是体育总局会同多部门印发《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及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中均提出要促进冰雪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行业融合发展,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延长产业链条,满足群众需求。二是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体育总局与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会同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4条冰雪主题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将张家口市万龙滑雪场、太舞滑雪小镇等滑雪场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认定了北京延庆海陀、河北涞源、河北崇礼等12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引导推动滑雪场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文化和旅游部在2021—2022年雪季,推出10条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三是体育总局支持开发冰雪文创产品,支持推出官方卡通形象“冰娃”“雪娃”及系列手办、3D运动形象数字藏品。首次上线的4款冰雪运动3D数字产品分别将“冰娃”“雪娃”造型和冰壶、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和高山滑雪项目结合,上线后十秒每款8000份即告售罄,受到市场青睐。

下一步,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将继续发展“冰雪+”,落实好《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充分发挥北京冬奥会带动效应,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继续认定一批冰雪主题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冰雪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在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上加大对冰雪文化的展示,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丰富冰雪文化产品,创新冰雪文化活动体验。

三、关于“推进南方冰雪运动”

体育总局大力推广冰雪运动,扩大冰雪运动覆盖面。一是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分阶段有重点的开展“全国大众冰雪季”“中国冰雪大会”“全国大众欢乐冰雪周”“全民冰雪公开课”等群众性赛事活动,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走进”山海关,“迈过”秦岭淮河,在南方地区广泛开展。二是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室内滑雪场,发展仿真滑雪滑冰技术,建设了一批冰雪场地设施,目前全国各类滑雪场除海南、西藏外,已覆盖29个省(区、市),全国各类滑冰场,除西藏外,也覆盖30个省(区、市),让广大南方地区的人民群众能够就近就便乐享冰雪运动的魅力,调动和激发了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继续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继续在南方地区掀起冰雪运动热,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一是继续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冰雪赛事活动。持续开展“中国冰雪大篷车”“全民滑雪体能大比武”“全民冰雪公开课”“节庆冰雪乐”等一系列具有一定影响、便于群众参与的冰雪赛事活动,降低门槛、做大规模,增强吸引力,进一步调动南方地区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二是推动建设一批群众身边的冰雪组织。支持成立“冰雪运动俱乐部联盟”,调动和激发冰雪运动爱好者的积极性,开展更多“自我发动、自我组织”的冰雪赛事活动,把全国上下、大江南北对冰雪运动的喜爱推向新高潮。三是深入开展“+冰雪”活动。在便利店、加油站、公交站、火车站、机场等大众生活场景中广泛设置“中国冰雪角”,把冰雪知识、冰雪文化送到大众身边,努力打造贴近大众生活的冰雪文化,进一步扩大冰雪运动影响力。四是加快建设一批举步可就的群众性冰雪场地设施。指导各省区市加快建设一批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南方地区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提供便利,共享冰雪运动成果。

四、关于“加快推进‘冰雪进校园’工程”

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积极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一是持续强化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政策实施。扎实推进落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不断优化冰雪运动进校园布局,对教学、训练、竞赛、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与规划。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补充北京冬奥精神专题资源,持续向广大学生讲好冬奥故事、传播冬奥声音、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二是持续夯实冰雪运动进校园的人才基础。持续开展全国冰雪运动传统特色学校评定工作,通过遴选特色学校、示范学校,试点县(区)、改革试验区等,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比例,逐步形成“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高校高水平冰雪队+冰雪运动试点县(区)”的校园冰雪运动推广体系。继续推动高校高水平冰雪运动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申请组建冰雪运动队,招收高水平冰雪运动员。三是持续加强校园冰雪运动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各地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密切合作,建立冰雪专家人才信息库,成立专家讲师团,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举办示范性体育教师冰雪运动培训班,推动冰雪项目校园辅导员队伍建设。鼓励各地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培训、引进冰雪师资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和职业学院设置和发展冰雪运动相关专业。加强冰雪运动的国际合作,引进符合资质的高水平教师、教练员来华任教。鼓励国内有关人才赴国外攻读冬季项目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位。四是持续完善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条件供给。深化体教融合,统筹现有投入渠道,积极支持校园冰雪运动。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加强对冰雪运动的倾斜支持。将冰雪运动器材纳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备标准目录。整合社会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与冰雪场馆或冰雪运动俱乐部建立合作。要求各地加强校园冰雪运动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推动校园冰雪运动带动家庭冰雪运动,助力冰雪产业发展。五是持续开展青少年冰雪文化普及。持续开展百城千校“画冬奥、滑冰雪、话健康”和“爱冰雪、迎冬奥”全国青少年主题推广活动,组织编写中小学生《冬季奥林匹克知识读本》、冬季体育运动知识挂图及项目介绍手册等教学资源,鼓励各地开发冰雪运动课程,为青少年宣传推广冰雪文化、冰雪知识。六是持续丰富青少年冰雪赛事活动。鼓励各地建立和完善适合地方发展的“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校园冰雪竞赛体系。组织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冰雪项目竞赛,参赛组别包括“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扩大青少年运动员参赛规模。建立健全冰雪项目U系列赛事体系,组织全国冬夏两季青少年冰雪赛事。以举办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等示范性活动为引领,鼓励各地举办青少年冰雪嘉年华等推广普及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冰雪冬夏令营和全民冰雪公开课,通过比赛及活动项目,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比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冰雪运动中。

下一步,体育总局、教育部将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目标,聚焦后冬奥时期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不断提高青少年冰雪运动技能水平,助力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