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提案建议 > 正文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375号(经济发展类23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01-12 来源:办公厅 字体:

《关于持续推动冰雪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政府层面要不断落实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作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此外,要通过搭建平台,繁荣市场,促进国内外企业互动交流”

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积极贯彻落实已出台文件,加大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搭建平台促进国内外企业互动交流。一是体育总局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研制《青少年活动促进计划》,以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为目标,从青少年活动、组织、场地设施、培训、科学健身普及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对青少年体育工作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推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印发《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促进课外体育培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印发《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以深化体教融合、完善课外体育培训治理、促进体育培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出发点,对开展课外体育培训提出指导性标准。二是发展改革委会同体育总局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全民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连续两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体育公园、公共体育场中标准田径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地、社会足球场地、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其中,2021年支持177个项目;2022年支持185个项目。三是体育总局借助国家级高端展会平台促进国内外企业交流对接。2021年,在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上,奥地利多贝玛亚集团展示了索道控制系统和吊箱智慧互联系统,意大利天冰集团展示了可根据天气、温度、游客数量等雪场条件自动、自由完成造雪的全自动造雪系统,北京冰锋、奇威讯公司、云汉逐影等公司展示了冰雪运动场景智能化运动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人工智能安全、机器视觉智能运动影像解决方案等产品。在第四届进博会体育用品及赛事专区,运动品牌FILA把两台和SNOW51合作的滑雪模拟器放到了展区,为观众提供滑雪和装备试穿体验。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贯彻落实相关规划、政策等,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冰雪经济发展。

二、关于“行业协会层面要通过开展赛事引领冰雪产业发展,引领更多青少年走进冰雪场地。加快推进标准制修订。加强对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培训,补齐人才短板”

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积极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加快冰雪类标准制修订,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力度,为冰雪产业发展提供动力。一是大力推广普及青少年冰雪运动,持续推进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创建各类青少年冰雪运动俱乐部、青少年校外冰雪活动中心等组织,举办“筑梦冰雪·相约冬奥”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竞赛暨冰雪嘉年华,开展系列冰雪运动系列赛事、全国校园冰雪创意设计大赛、冰雪传统特色学校文化活动。推动实施“北冰南展西扩东进”计划,鼓励各地建立和完善适合地方发展的“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校园冰雪竞赛体系。组织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冰雪项目竞赛,参赛组别包括“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扩大青少年运动员参赛规模。建立健全冰雪项目U系列赛事体系,组织全国冬夏两季青少年冰雪赛事。二是开展全国冰雪传统特色学校评定工作,通过特色学校、示范学校,试点县(区)、改革试验区等遴选,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比例,逐步形成“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高校高水平冰雪队+冰雪运动试点县(区)”的校园冰雪运动推广体系。三是加强标准研制,组织力量编写《冰雪运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滑雪模拟机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行业标准。四是修订和完善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考核实施细则,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2020版)》,加快大众参与冰雪运动步伐,修订完成《滑雪(双板)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实施细则》,完成《滑雪(单板)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实施细则》和教材的审定工作。五是加强鉴定工作管理,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导向,指导各省市鉴定站有序开展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鉴定工作。目前已在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等21个省(区、市)开展滑雪项目的鉴定,累计鉴定3.25万人,获证2.42万人。六是加强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体系建设,录制“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辅导视频课程”,通过体育总局职业鉴定指导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咪咕视频等渠道向社会发布,全国31个省(区、市)鉴定站积极组织从业人员进行线上学习。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积极支持北京冬奥会场馆设施赛后利用,指导地方依规按程序申办承办冬季项目世界锦标赛、世界杯等高水平国际冰雪赛事,培养竞赛组织专业人才,吸引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巩固和扩大北京冬奥会成果。同时,加强冰雪项目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办赛指南、参赛指引,引导冰雪项目标准化建设。通过专项培训、提供高水平赛事执裁机会等方式培养冰雪项目竞赛组织人才和裁判员队伍,为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关于“企业层面要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创新冰雪运动产品,创新发展模式,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模式和经验,加强雪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不断强化相关企业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体育总局积极引导冰雪类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滑雪场硬件设施配备和服务水平提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以技术创新促产业升级,不断提升本土冰雪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面向国内外市场,打造冰雪产品高端品牌。在《“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冰雪装备器材特色产业园区。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大力发展冰雪装备器材产业,积极开发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物美质优的冰雪场地设施装备和普及型运动器材。面向国内外市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器材装备国产品牌。推进冰雪装备器材与冰雪运动体验、冰雪旅游和冰雪文化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二是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打造示范项目,支持低风阻高可靠碳纤维雪车、六自由度电动模拟体育训练系统、DISK30圆盘滑雪机、DISK13圆盘滑冰机等高端冰雪装备器材研发生产,聚焦科技创新助力竞技水平和科学化训练水平提升,促进最新科技成果在体育领域转化应用,为国家队备赛参赛北京冬奥会提供重要保障。三是借助专题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7月,体育总局在首钢园举办了冰雪项目科技助力成果展,展示了六自由度电动模拟体育训练系统、“Lifter”智能追踪力量评估与训练系统、国产雪车、国产打蜡车、量产型电动雪地摩托车、小型便携体育风洞等。四是支持举办科技创新类赛事活动鼓励创新。2021年2月,首届全国机器人竞技大赛冰雪全明星挑战赛在北京延庆八达岭滑雪场举行,来自国内知名院校及企业研发团队的16支队伍报名参赛,推动AI智能与冰雪体育的首次跨界融合。五是借助国际交流平台促进技术交流。2021年11月,中国—芬兰科技冬奥对接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来自中芬双方24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围绕科技冬奥、冬季运动科技及产业示范推广等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合作空间。六是通过研制标准促进滑雪场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提升。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体育总局颁布实施《滑雪旅游度假地等级划分》(LB/T 083—2021)等行业标准,对滑雪旅游度假地的空间组成、滑雪旅游资源、规划建设等作出规范,提出应在具有地形、生态、气候、区位交通、发展潜力等综合条件优良的地区发展滑雪旅游度假地。七是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体育总局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体育总局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国庆、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推荐工作的通知》中均对包括冰雪类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进行了明确要求,并在项目申报、评审过程中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会同相关部门支持鼓励冰雪类企业创新发展模式,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