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提案建议 > 正文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04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5-12-01 来源:办公厅 作者:秘书处 字体:

        《关于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推广传播的普及性和大众化的建议》收悉,关于通过中国武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方面,现答复如下: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传统体育运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独特的健身功能,还具有竞技观赏、陶冶情操以及传承文化等教育功能,加强推广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和传统体育运动,是实现体育强国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之一。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项目的优秀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在历史上为强健国民身体,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提出建设体育强国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武术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全面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具体工作中,除了促进武术竞赛和技术的发展以外,更加强调和重视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发挥武术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大力推进武术段位制的发展和普及;广泛推动武术进入学校、社区、乡镇、企业、机关、军营;重点加强“武术之乡”建设,努力打造成武术文化的传承地和示范区,目前全国武术之乡已达94个。以上举措在全面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推广传播和普及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也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早在1982年原国家体委国就提出了“积极稳步地向国外推广武术”的方针。如今,武术已推广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成员国已发展了145个。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文化部在海外的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推广和传播武术,取了很好的成效。政府每年派出30多名武术教师,赴各国孔子学院传授中华武术技能。目前,已有16国35所孔子学院已经开设武术专业课程;128所孔子学院(课堂)开展了233个武术项目。其中,英国伦敦南岸大学中医孔子学院组织“万人太极拳”项目,在伦敦三家大型公园连续举办3个月太极拳教学活动,吸引上万民众参与学练。

        为更好地传播中华武术文化,国家汉办先后支持河南省教育厅设立了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支持北京体育大学设立了汉语国际推广武术师资培训基地,支持首都体育学院设立了汉语国际推广武术培训与研究基地,承担培养培训武术师资,研发武术教学资源,选派教师、学生赴外巡演等任务。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武术依托孔子学院的国际推广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前,进一步丰富孔子学院的传播内容,建立更多的传播渠道及传播方式,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战略,落实包括传统养生文化、传统体育运动在内的“大武术观”,树立文化自信,加强传播与引导,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外推广的重要工作。

        当然,传播战略的具体实施是文化传播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继续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的开展,并采取一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以中国武术为载体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涉及到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如建立具体可行的推广机制;编写适用于不同目标群体的科学、合理的系统教材;培养掌握外语、懂得中国武术、熟悉中西文化的专业教师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今后我们将会加强与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的合作,继续推动武术在孔子学院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发展,不断增加外国人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接受度和知晓率,逐步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