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自剑中心抗疫纪实系列报道之一:
欢迎运动员“回家”
发布时间:2020-04-20 来源: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 字体:

  在境外训练比赛的国家队队员们正在陆续返京,按照“隔离”要求,自剑中心为他们送去“家”的关怀。

个性化送餐 运动队满满幸福感

  4月10日11点10分,自剑中心运动员餐厅大厨准时将精心准备好的饭菜和水果、酸奶打包好送到“绿区”门口,一名公寓膳食处工作人员已经在此守候等待交接,继而立刻驱车来到距离“老山”3公里左右的指定隔离宾馆,要赶在11点30分之前确保在那里进行14天隔离的一名国家队队员吃上热腾腾的午餐。

                                               
  每日三餐都按时送餐,最多的时候要为在那里隔离的18名国家队队员送餐,餐食要用4个大纸箱才能装得下。从3月19日晚餐开始,这样的无接触式送餐就已经启动了。
  “乡味”惹“乡愁”。“太好了!又尝到了老山大厨的手艺了!”运动队感慨不已。正是这份老山味道让在境外辗转几个月的运动员们异口同声地说“回家了!”
  其实隔离宾馆可以提供餐食,但是,中心研究后认为,运动员们已经回到北京了,应该让他们感受到“家”的关怀。运动员隔离只是暂时的,东京奥运会备战紧迫,由中心负责送餐,以确保饮食的安全和健康。
  享受配送服务的不仅有自剑中心驻训的运动队,还有兄弟单位驻训的队员们,真正实现了体育人一家亲。
  中心体贴的服务继续让队员们感动着。“你们提需求,我们尽量满足。”公寓膳食处副处长赵勇第一天亲自带队送餐,同时送去了中心的关爱。于是,个性化供餐服务就此开启。“他们根据自身情况需求不一,有的想多吃水果,有的不想吃猪肉想吃牛排,有的想早餐不喝牛奶要喝粥或者豆浆,有的则要吃两盒牛奶,我们都尽量做到。”赵勇说,运动员随时把饮食需求通过微信发给中心工作人员,由专人统计、调配,如果收到消息比较晚没来得及调整的话,也会在下一顿餐食上满足运动员的口味。
  由于多个运动员的饭菜都不一样,需在送餐时专门在每个饭盒上做上标记,记下房间号和名字,以便隔离宾馆的工作人员能够把餐食对号入座。

一夜“绿区”变“红区” 保障安全隔离

  3月初,境外队伍陆续回归,送餐只是第一步。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中心决策,将原本作为“绿区”的运动员公寓楼设为“红区”,专门供境外返京队伍使用。而从决策到实施,只有1天时间。
  “我们要立即确定隔离方案,划分隔离区域。中心领导亲自带领我们几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起到现场踩点。”公寓膳食处处长李宝红说。
  3月9日,就在决策当天深夜1点多,经过翻来覆去地踩点、调整隔断路线和开口,“红区”划定完成。3月10日,增设“禁止通行”、“左转”等相关标识,为每个房间做好清洁、消杀,在过渡区域安设紫外线消毒灯,所有楼道地毯上铺设塑料布等。
  为确保安全,让陆续回国的每支队伍、每组队员之间相互保持隔离,李宝红带领工作人员走遍每一个房间,对房间使用情况进行彻底梳理、排查,最后将公寓楼3到5层设为“红区”,并将所有房间进行统筹分区。同时,公寓膳食处制定了一个入驻队伍信息表,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入住队伍、入住时间、入住人数等信息,接到运动队的入住通知,就依表进行统筹安排、动态管理。
  但是,重要的问题来了,由谁负责做好“红区”的服务保障工作呢?据了解,这个问题提前几天就开始“谋划”了。原来,从疫情爆发开始,中心就一直关注疫情的发展变化,及时了解总局的政策方向,预判开辟“红区”是迟早的事。为此,按照中心要求,公寓膳食处提前确定了“在做好服务保障的基础上力求服务人员精简”的用人思路,同时,物色好几个合适人选逐一进行谈话,征求他们的意见。对于担心危险的客服服务员,公寓膳食处专门召集开会,承诺保障大家安全,让大家放心,遵循自愿原则,卸掉了他们的思想包袱。
  在1个月时间里,公寓膳食处留在“红区”的工作人员先后为击剑队、自行车队、田径队、体操队、攀岩队等多支队伍提供了服务保障工作,顶峰时期服务对象达到近60人。
  “严控各个环节,确保安全。”赵勇介绍,公寓膳食处始终按照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和要求做好各项消杀、隔离工作。如专门设过渡区用于取餐,“绿区”食堂工作人员将餐食放好后,通过对讲机通知“红区”工作人员为运动队取餐,“红区”工作人员经过楼道紫外线消毒后到过渡区取餐,双方互相不见面。要求运动员丢弃的生活垃圾都要密封后放在门口,客房服务员再进行两层封装,并逐层消杀。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求戴口罩、手套,并且穿上防护服工作。公共区域每天保证3次彻底的消杀。

                                                           

  为了让服务人员们踏踏实实在“红区”做好服务,公寓膳食处一方面尽可能在生活上对员工进行关照:增加几个菜品,将盒饭改成自助取食,组织打乒乓球、羽毛球、散步等体育锻炼,通过聊天疏解情绪等。“就是多鼓励,告诉他们做好消杀也是保护自己,提醒大家不要放松。我不过多要求,他们愿意在里面工作,我应该谢谢人家。”李宝红说。
  “他们在‘红区’工作的人很不容易,我表示敬佩。”赵勇说,她不时地通过电话问候“红区”员工,了解他们各方面的困难。封闭期间,沟通也许是最好的鼓励,给人温暖和力量。
  “红区”还要继续,几支仍在国外训练和比赛的队伍将陆续回到中心。李宝红表示将听从安排,始终如一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