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传播 > 正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中国体育外交战略构建
发布时间:2019-02-28 来源: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字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中国

体育外交战略构建

钟秉枢

(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倡导并亲自推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已经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被写入宪法、党章、联合国决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日益凸显其时代价值,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体育外交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场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践行并擘画了体育外交发展的未来画卷。20142月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在境外举行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20157月在国际奥委会委员投票表决之前,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向国际奥委会委员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对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期盼之情和最坚定的支持。20171月习近平主席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到访国际奥委会总部的中国最高领导人。20191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强调,举办北京冬奥会将为中国加强体育国际合作提供 新的机会。德国、英国、墨西哥、荷兰、法国、阿根廷、俄罗斯、美国、爱尔兰……在到访过的多个国家,习近平主席都曾谈论、交流甚至上场踢过足球。中俄、中美、中欧盟、中英、中法、中印尼、中南非、中德、中印九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体育均是重点合作领域之一。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非和中拉论坛、“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等重要双边和多边机制中,体育都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体育外交实践的发展已远远超出了当前体育外交理论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面对新时代体育外交实践发展的新形式、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国体育外交工作无论是在思想认识、战略谋划、体制机制、决策应对,还是在外交资源整合、国际规范参与与制定以及体育文化传播方面,亟待进行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改革,亟需从国家层面构建符合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的体育外交战略。

  一、体育外交国家战略构建的紧迫现实需求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体育贡献独特的力量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报告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2018320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庄严呼吁,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由两岸“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亚洲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为价值基础,既是中国立足国内国际的现实,构建自己的话语系统和表达方式的关键一步 , 也是对当代人类文明基本价值观的一个总的表达。就世界意义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构想积极建构了全球化时代人类交往的新范式,为人类的光明未来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能性,对于人们突破个体本位主义,站在“类”的意义上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摆脱囚徒困境的难题,提供了新的路径。

  2. 体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

人类新的文明革命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形态的根本转变,亦是重新建构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的平衡过程,使人更加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的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实现对人的重新塑造,从而表征、创造和建设新文明。运动对人类文明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不亚于歌唱、绘画和讲故事的需求。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南京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时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凝聚力量。”2016年达沃斯论坛李克强总理在致辞中首次提出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国际奥委会则一直强调体育服务于全人类,奥林匹克文化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增进各国人民友谊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意味着体育在促进全人类社会发展、和平以及推进人类新文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育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生活方式。

  3.体育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蕴含着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普惠性的中华新文明,打通了人类不同形态的社会制度和价值理念之间的隔膜,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航向。而体育以奥林匹克运动所代表的人类文明追求,恰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高度契合。在当今全球面临分裂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恐怖主义、经济危机、人口过剩、资源匮乏等问题,体育在外交中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是一种通用语言。这种语言能够有效克服不同人民、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的隔阂,跨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属性,能够在外交格局中实现求同存异,为矛盾双方创造建立沟通的结合点,架起相互之间沟通的桥梁,有助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二)全球体育外交发展需要中国体育外交的智慧

  1.体育外交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体育是国家追求国际地位、实现国家复兴的催化剂。追求国家地位和声望是其他许多国际外交活动所不能达到的,各个国家政府都利用体育作为文化外交的形式,致力于培养国家声望以及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如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轴心国追求举办奥运会实现外交的复兴;墨西哥通过 1968年夏奥会和1970年世界杯作为发展中国家追求认同的机会;韩国成功利用1988年汉城奥运会实现了国家认同的目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让中国突破了国际封锁,展示了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决心,对于改革开放来说,其被我国外交专家认为是与1992年邓小平南巡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事件;20192月韩朝之间表达出2020年组建联队参奥和韩朝共同申办2032年夏季奥运会的意向。这些案例彰显了体育外交在国家追求国际地位、实现国家复兴中的作用。

其次,体育是国际社会追求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工具。体育已被证明是推动实现和平与发展目标的高效、灵活的工具。自1993年起,在每一届奥运会开幕前,联合国都会签署和通过《奥林匹克休战决议》,这已成为一种传统。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尝试将体育作为主要的工具促进联合国千年目标的实现。2003年联合国58/5决议 “体育作为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和和平的一种方式”,引起了各利益相关者促进体育作为政府发展计划和政策的一部分。在决议备忘录的基础上,体育为了发展和和平的国际工作组织建立于2004年,目的是连接和促进政府在他们的国际国内发展战略和计划项目中融入体育和身体活动的政策建议。联合国58/5决议推动了2005年国际体育和体育教育年,促进了体育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发展与和平的工具的重要意义。

第三,体育是国家间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往来一道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三驾马车”,是推动我国双边、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文交流直接影响着国际沟通的结果,影响区域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效能,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事国的软实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外人文交流,将其确立为党和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战略。在中俄、中美、中英、中欧、中法、中德、中印尼、中南非、中印九大高级别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中,体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示范和引领下,教育、体育等各领域的人文交流活动蓬勃开展、方兴未艾。

  2.体育外交已成为部分国家的外交战略

在美国,美国公共外交事务部把体育外交的职责归属于教育文化事务局(Bureau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 Promoting Mutual Understanding)来完成,这一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相互的理解。体育外交作为强化美国和其他国家关系的手段而成为国家外交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体育的激情跨越语言和社会文化的不同,将人们聚集在一起,通过体育外交提升人们与世界之间的文化对话和理解。其主要形式包括体育交流大使(Sports Envoys)项目、体育访问项目(Sports Visitor Program)和体育基金项目(The Sports Grants program)。

在澳大利亚,体育外交日益增长为外交实践的重要方面和全球体育产业增长的一部分。2015年澳大利亚政府第一个体育外交战略《澳大利亚体育外交战略 2015-2018Australian Sports Diplomacy Strategy 2015-2018)》颁布实施。在第一个外交战略成功实施的基础上,20191月开始实施第二个体育外交战略《体育外交2030Sport Diplomacy 2030)》。该战略聚焦太平洋为主的全球战略,尤其是加强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周边国家的关系,强化体育组织、企业和政府三者紧密协作,发挥体育在国家追求卓越过程中的作用,最大化地实现澳大利亚政府体育外交的活动目标,让体育在型塑和展现澳大利亚认同、价值和文化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提升澳大利亚的影响力和国家声望,实现国家利益。

在韩国,进入21世纪,韩国政府实施了通过体育参与国际发展的《体育合作伙伴计划(Sport Partnership Program)》 和《一起追梦(Dream Together)》项目,在文化、体育、旅游部的指导下,致力于利用体育的价值和力量作为工具推动不同人群和社会发展,促进国际关系,提升国际合作和援助,扩大韩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的渗透力,最终实现国家的外交战略目标。

  3.众多国际体育赛事落户中国,为体育外交国家战略构建提供现实土壤

2018 年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重大的历史关键节点,体育从未缺席。2019年北京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2019年武汉第 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2020年晋江世界中学生运动会、2021年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对正处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发挥大国“引领”和“塑造”作用的中国外交来说,要求中国的外交不但是“中国本位”,还要是“世界本位”。中国体育应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战略机遇期,主动作为,积极主张,构建适应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的体育外交战略,为国际体育社会贡献更多的中国体育智慧和中国体育方案,最终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二、体育外交国家战略构建的实践路向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中国正在从一个区域性国家转变成一个在国际事务上有主导意识、有领导视野的世界大国。十九大报告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体方略,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体现了人类普世文明和共享文明的价值追求。而体育以奥林匹克运动所代表的人类文明追求,恰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高度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尤其是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体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中国体育外交以 “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改革精神,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全面、深刻、系统地谋划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发展的总体方略。

  (一)体育外交国家战略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外交部分开宗明义宣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改革开放 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体育外交国家战略的构建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加强体育对外工作的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和统筹协调,确保党中央对外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在体育领域得到有力贯彻执行。

  2.坚持战略思维

2019121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在习近平看来,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20148月,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2014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要树立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我国和世界的发展,把我国对外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由此来看,战略思维应成为构建中国体育外交国家战略的法宝。

  3.坚持五大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12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年冬奥会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确保把北京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北京冬奥会作出重要指示,也是五大理念在体育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成为体育领域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体育外交国家战略构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

新时代体育外交要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助推体育强国建设,有效整合和利用体育资源,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体育外交运行机制和多元工作模式,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体育人文交流机制,营造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体育外交关系,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体育中的话语权,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和道义感召力,维护中国体育利益,维护世界体育公平正义,努力将体育外交工作打造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的重要支柱。

  2. 目标任务

新时代我国体育外交必将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围绕助推体育强国建设和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有效整合和利用体育资源。对内,以体育塑造公民的文化修养、合作精神、拼搏精神、控制能力、社会准则,通过把各阶层的人联系到一起而起到社会整合作用,培育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更加遵守国际规则的新型文明,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外,通过中国体育与世界体育的互动,积极参与全球体育治理,共商共建共享,拥抱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的人类新型文明观,为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合理性的价值引领,为重塑全球交往理性贡献中国体育的智慧。

  (三)体育外交国家战略构建的实践路径

  1.加强体育外交理论体系构建,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体育外交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与之前相比都有重大变化。从传教士传播西方现代体育到首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从以革命者姿态退出国际奥委会到以合作者方式选择“一国两制”奥运模式,从奥运金牌 “零”的突破到双奥举办之城,从乒乓外交、棒球外交到国家人文交流,从塑造民族精神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体育外交一直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型。然而转型过程中存在着体育外交的理论建设远远落后于实践的状况,因此,需要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前进方向上对全球关系中的体育外交理论进行创新型研究。另外,习近平主席非常重视和强调战略思维。要加强研究体育外交战略理论和加强建设体育外交战略学,为培养新时代的体育外交战略家奠定良好的理论根基。

理论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构建的方向和重点上达成共识,在相关研究上形成合力,才能实现体育外交更快和更多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进而更好地发挥中国体育在国际体育社会中的深度参与和引领作用,从整体上达到“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 的融合。

  2.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体育外交布局,强化制度创新

当前体育外交发展的实践急需建立健全的体育外交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政治领导,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建立国家层面体育外交管理机构,统一体育外交思想,确保体育外交行动上的协调一致。要制定明确的体育外交战略计划,做好体育外交战略实施中的主导思想建设和主阵地建设。推动外交部与体育外交部门建立长期、积极的协调机制,理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统筹安排各领域、各部门的体育外交工作,并制定和完善体育外交相关法规政策。

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体育已经成为其中重要的内容,体育部门要积极主张,主动要求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中方成员单位、中国—拉共体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中,以改变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缺位的现状,恢复当前体育外交工作链条(中央—国家部委—地方—个人)断裂状态,建立起适应满足大国特色外交需求的体育外交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谋划和推进中俄、中美、中英、中欧、中法、中印尼、中德、中南、中印九大高级别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中的体育交流活动,主动规划“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中的高级别体育人文交流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孔子学院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中的体育人文交流形式和内容。

  3.做好重大体育赛事外交,提升国家实力

当今世界,体育已经超越了国家的边界,成为全球化过程的产品和助推器,并成为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倾向的缩影。体育在国际关系中是少有的几个能够直接让大众参与的领域,且高度国际化。体育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一项大型体育盛会的范畴,而是一种具有多重作用的政治—经济—社会系统工程,蕴含着一种推动世界美好发展的内在力量,与国家、国际关系深深交织在一起,不断推动着世界的和平发展。以奥运会和足球世界杯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成为民族主义和全球化间的新型链接中介,因其独特的国际影响力而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通过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激情塑造了强大的加拿大精神。2014年俄罗斯政府通过索契冬奥会的辉煌叙事,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重塑了俄罗斯精神,建构了强有力的新俄罗斯神话。2018年举办的平昌冬奥会则为韩国政府实现进入世界中心国的目标提供了展示平台。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大型体育赛事作为全球化时代各国政府国家认同建设的工具,在国家声誉、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通过大型体育赛事,促进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标志性事件,奥运会期间,中国与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首脑 进行密集的外交活动,有力促进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意味着中国开始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 运动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5年国际田径锦标赛等国际赛事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世界之间的关系。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 2019年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即将举办,将全方位发展中国同世界的关 系,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大国实力,展示开放、文明、富强的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贡献中国智慧。谋划好重大历史关键节点的体育赛事外交,对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至关重要,需要提高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外交工作的认识,做好中国在重大体育赛事外交经验的总结,为未来新体育外交规范的形成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4.重视非国家行为体的体育外交活动,形成多元合力

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重大变化。虽然我们仍然坚持国家是主要的外交行为体,但不可否认,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它们一直非常活跃,试图在传统外交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在体育领域,国家行为体虽然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如决定决策、举国动员、总体调度、安全保障、后勤支持等,但在前台唱主角的是非国家行为体,参与者也大多是非国家行为体,如运动员和裁判员、志愿者、观众、体育机构、媒体、非政府组织等。因此,中国不仅要重视非国家行为体在体育外交中的作用,更要为最大限度发挥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提供制度保障。首先是从政策上扶植和培养中国的非国家行为体,设计合理完善的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政策,为他们在国际体育领域进行体育外交提供政策保障;其次是国家行为体在参与全球体育外交中与非国家行为体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广泛听取非国家行为体的建议、呼声,充分利用好它们的智慧;再次是为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全球体育外交创造机会和条件,鼓励它们在全球体育外交事务中发出中国体育的民间声音,支持它们与国际上的体育外交伙伴结成同盟关系,形成不同层次、不同项目领域、不同任务的全球体育外交网络。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既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需求,又符合中国体育外交转型发展的大趋势,这是中国体育外交势在必行的发展进程,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尽早为之。

  结束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脆弱的世界当中,政治危机、金融危机、健康危机、恐怖主义、国际战争和国内战争。我们生活在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碎片化、个体化(或称之为自私)的社会当中,我们也生活在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机会更多——交流的机会、对话的机会、全球团结的机会、社会发展的机会及和平的机会——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构想积极建构了全球化时代人类交往的新范式,体育这一世界语言,跨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属性,能够在外交格局中为矛盾双方架起相互之间沟通的桥梁。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关键节点,从全局意识和长远发展的角度,用战略思维的眼光,提出中国体育外交国家战略的构建,既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体育外交贡献中国外交的价值肯定,又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体育外交发展的现实回应与未来展望。“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中国体育外交必将绽放异彩,发出夺目的光芒。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