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体育局:依托区位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力求发展

依托区位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力求发展

 

云南省体育局

 

一、云南的自然人文概况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素有“彩云之南”的美誉。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25个边境县(市)与3国接壤,具备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开展体育文化交流的特殊区位优势。

云南高原波状起伏,平均海拔在2000左右,海拔高低差异很大。最高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与最低点(海拔76.4)的高低差6663.6,高山峡谷纵横,有世界第二大的怒江大峡谷、中国最南的现代冰川——玉龙雪山冰川,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境内河流湖泊众多,大小河流600多条,怒江、金沙江、澜沧江三江并流,澜沧江一江贯通五国等,长江第一湾、金沙江虎跳峡雄、险、奇、秀,极具开发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的资源禀赋。高原湖泊40多个,最大的滇池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最深的抚仙湖深度有150多米,为我国内陆第二深水湖,是体育竞赛、体育训练、探险、漂流、潜水活动的理想之地。

由于地形复杂、地势垂直高差大等原因,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的特点尤为鲜明、独特,自然景观相当于从广东到黑龙江所跨纬度的景观。

这片红土地上生活着包括汉族在内的26个兄弟民族,15个为云南独有。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达300多项,以其原始、古朴、神秘及独特的审美性、较强的竞技性、较高的观赏性倍受世人喜爱,与云南的自然资源形成极为协调的统一,能够满足现代人探险、回归自然、健身、娱乐的需求。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区位、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独特的气候优势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资源,使云南有条件依托自然、环境、气候、民族等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产业。

 

二、高原体育训练服务为依托的体育产业发展情况

云南体育产业的发展同全国一样,初步形成一定规模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以高原体育训练服务为主要依托的体育产业无论从现状还是就储备项目而言都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

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自1973年原国家体委把它作为足球和田径项目的冬训基地建设以来,特别是1993年云南省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高瞻远瞩提出“以海埂基地为中心,建设多功能、高水平的国际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在原有体育训练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场馆,改善条件,增加科研设施,建设集教学、科研、训练、服务为一体,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原训练基地”发展方向建设云南高原训练基地十八年来,我们一直朝着这个目标作不懈努力。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海埂训练基地为核心,包括呈贡训练基地、松茂水上项目训练基地、北教场训练基地、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会泽水上训练基地的高原体育训练带,丽江-迪庆高海拔训练基地和元江河口低海拔训练基地,构成了国内独有的“高海拔—高原—低海拔”立体型体育训练带,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服务体系,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品牌效应。具有了一定的品牌优势。

以昆明为中心的海埂、呈贡、松茂、北教场等基地已具备接待田径、游泳、跳水、足球、篮球、排球、网球、自行车、射击、击剑、柔道、摔跤、摩托车、水上运动等项目较好的硬件设施条件,具备了体育科研、训练康复等配套服务功能,成为中国足球协会、中国游泳协会、中国篮排球协会、中国田径协会、中国自行车协会和中国残疾人协会的挂牌基地;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西部地区较高水平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之一;丽江-迪庆高海拔体育训练基地主要针对田径、中长跑、竞走、自行车等耐力型项目进行建设;元江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网球、游泳等项目的场馆场地、会泽水上训练基地水域工程建设已完成,投入使用。会泽水上训练基地仅08北京奥运会备战期间就接待了国内运动队350人次,为我国赛艇项目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作出了贡献。

随着“雪炭工程”、“两康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相继实施,我省体育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昆明、玉溪、曲靖、红河、大理、楚雄、迪庆、普洱、德宏、昭通等州市均有多个体育中心建成,几个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新项目建设也已完工投入使用,还有文山、丽江等几个州市的大型体育场馆都已建成,全省体育设施基础得到夯实,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高原体育训练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

来自日本、韩国、越南、缅甸、香港、新加坡、埃及、也门、美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运动队伍均坚持常年到昆明进行高原体育训练。仅海埂基地,2009年,共接待近11万人天次训练,有6支国家队、57支各省运动队、8支国外运动队到基地训练,有5万人次到基地建身。此外,有企业兴办的主要面向全民健身的红塔体育训练基地接待国内外队伍也有近千人次。很多经过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原体育训练的效果进一步得到国内外体育界人士的认同和肯定。他们视昆明高原训练基地为世界“最具有魅力的高原”,能够快速提高成绩的秘密武器,是走向世界冠军的高原训练基地。云南高原训练的效果得到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的影响力和声誉进一步扩大,高原体育训练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显现,高原体育训练品牌正在逐步形成。

三、体育旅游的发展状况

旅游业是云南的支柱产业,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25000公里,居西部第一。机场已覆盖全省16个州市中的12个,并开通了直达东南亚、日本、港澳地区等海外客源市场及国内主要客源市场的210多条航线。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基本形成了包括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较为健全的旅游接待设施体系,接待条件和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旅游与体育的融合,推动着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云南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全年365天均可开展体育运动。良好气候条件,以及地形、地貌环境资源条件和邻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使得高尔夫等体育休闲旅游项目得到较快发展,高尔夫俱乐部迅速增加,方兴未艾。中国进入世界排序的4块高尔夫球场中,有2块就在云南(春城高尔夫、阳光高尔夫),春城高尔夫还被美国《高尔夫文摘》评为中国大陆及香港排名第一的球场。春城高尔夫球度假村、昆明阳光高尔夫俱乐部、昆明乡村高尔夫俱乐部、昆明滇池高尔夫俱乐部、丽江玉龙雪山高尔夫俱乐部和丽江古城高尔夫俱乐部,以及大理苍海高尔夫俱乐部几个分布在黄金旅游线路上的球场都是按照国际顶级水平进行建设,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并各具特色。这些球场已经成为来自港澳台、新加坡、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高尔夫爱好者们的重要活动场所,在国内外具有较好声誉。去年,云南省首个高尔夫球学校——大理学院国际高尔夫学院正式挂牌,将努力打造成中国西部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高尔夫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不断吸引着众多国际知名人士纷纷来到云南,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云南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步伐,扩大并提高了云南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推动了体育旅游业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目前,在云南举办的“世界媒体高尔夫邀请赛”、“丽江玉龙旅游杯”等高尔夫球赛事活动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全国知名的品牌赛事。

2005年为例,我省高尔夫球场累计接待25.5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27亿元,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105个。由此带动的餐饮住宿交通等间接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近几年来,我省各地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一些体育产业项目策划和运作的尝试。比如红河州曾依托红河集团的资金支持,结合本地区篮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包装运作了红河奔牛篮球俱乐部,提升了红河在全国的知名度,为我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培育做出了贡献;大理、丽江结合当地旅游业的优势,积极引进七星国际越野挑战赛、国际公园定向赛等多项品牌赛事,开发建设高尔夫球场,促进了体育与旅游的互动与结合;曲靖利用珠江源的地理优势,借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的平台,运作了登山越野挑战赛,并开始尝试立得篮球俱乐部的运作等等。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本地区乃至我省体育产业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样一些高品质体育赛事,为发展我省体育产业打开了一个新的切口,形成了体育与旅游的互动与结合。

“中国西双版纳澜沧江(湄公河)亚洲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自2006年开始,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游泳协会和我局及西双版纳州政府主办的游泳邀请赛于在景洪泼水节期间举办了三届。今年刚结束的比赛有来自韩国、越南、孟加拉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全国各省区的300多名游泳爱好者参赛。赛事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成为部分亚洲游泳爱好者相互交流、增进友谊的平台,云南全民健身活动的亮点,宣传、展示西双版纳的名片和亚洲国家认识云南的窗口。

“中国东川汽车越野赛”。从2004年开始,由总局汽车联合会和昆明市政府主办,昆明东川区和昆明市体育局承办。依托东川泥石流赛道的唯一性、天然性、多样性、永不重复性特色,连续六年举办汽车越野赛,已成为全国汽车越野赛系列赛73站的一站。2009年,共有30支车队、100台车参加比赛,成为参赛车辆最多、参加人数最多、媒体报道最多的一站。有来自美国、法国、瑞典、爱尔兰、马来西亚、捷克、韩国、泰国等参赛。引起了国际汽车赛事机构的关注。

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云南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滑雪、登山、游泳、漂流、攀岩、潜水、森林探险、滑翔滑草等等体育旅游项目逐步开展、壮大起来。

云南众多的体育旅游资源还尚待开发,体育旅游在云南隐藏着巨大潜力,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云南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都处于全国较落后位置的边疆多民族省份,总的来说,云南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受制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消费观念、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体育服务质量不高,创造需求能力弱小,体育中介组织发育滞后,体育经济人才缺乏,经营模式滞后等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南体育产业发展。体育经营主体和消费主体都还不成熟这一客观事实还会在一个时期内存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同时也预示着我省体育产业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三月十九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这是中央政府专门为发展体育产业而颁布的第一个宏观政策性文件,充分显示了中央对于发展体育产业的高度重视,标志着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问题已经正式提上了国家推动产业发展的层面,这将是我国体育产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充分用好。

体育产业发展未来的美好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奋发进取、不断创新,按照刘鹏局长“逐项抓好落实”的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切实履行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责职能,扎实做好贯彻《意见》精神的各项工作,大力推动云南体育产业实现新的发展。

(一)抓紧拟订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意见

《意见》的出台,改变了发展体育产业无政策依托的状况。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工作的问题将名副其实地成为各级体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提上议事日程。这意味着我们体育行政部门必须要切实履行起推动发展体育产业的职能职责,重点做好宏观规划、政策制定和对体育经营市场的指导、服务,积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吸引、鼓励、引导和扶持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投资体育产业,培育壮大我省体育产业市场主体。

今年11月,关于发展体育产业的问题将作为云南省政府常务会议的议题来研究讨论,我局将抓住这个机会,以《意见》精神为依据,扎实做好贯彻落实的各项工作,抓紧拟订一个我省的贯彻实施意见提交会议讨论,争取从省政府的层面出台加快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来指导和推动云南的体育产业快步发展。并将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管理的基本框架、培育和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措施办法、体育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等等一系列配套性的工作,着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云南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

(二)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形成特色力求发展

高原体育训练服务。建设中国和亚洲最好的、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全天候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基地建设逐步实现“四位一体”的目标:竞技体育高原梯级化训练基地、全民健身运动休闲旅游基地、体育产业实践基地和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基地。

我局已经着手规划,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以海埂基地为中心和呈贡基地为重点,以大理、丽江、迪庆、曲靖会泽等高海拔和玉溪元江、红河河口等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为补充的,最具特色的体育训练、健身、休闲、旅游基地群。

体育旅游。以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策划、开发、培育、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品牌体育赛事,加大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提高云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打造“中国西双版纳澜沧江(湄公河)亚洲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这项赛事从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现已举办5届。我局拟与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和西双版纳州共同策划,进一步提升赛事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打造成洲际品牌赛事。

2.打造“中国东川汽车越野赛”。这项赛事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现已举办6届。我局拟联合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和昆明市政府把该项赛事逐步打造成为国际品牌赛事。

3.策划举办“云南亚洲高尔夫球王锦标赛”。云南省高尔夫球协会、省体育局和省旅游局拟联合策划,依托春城湖畔高尔夫度假村,举办该项赛事。现正在草拟请示,准备向云南省政府和总局报告。

4.支持大理州打造“环洱海自行车赛”,我局将积极与大理州一道争取总局支持这项赛事。

(三)营造良好环境,发展和壮大健身服务业

进一步加大对发展体育产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体育产业认识和对体育产业的关注度、参与度。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健身娱乐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开发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有较强娱乐性、参与性、群众性的体育健身项目,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培育体育消费主体。争取和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措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体育产业领域,从事体育产业开发,兴办民营体育企业,促进体育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培育和鼓励各类体育中介组织、体育社团的发展,完善服务机制,实现各种所有制在同等条件下,公开、公正、公平地进入体育市场,参与公平的市场竞争,繁荣云南体育产业市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