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北京龙潭湖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 实现体育产业的新发展

2007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谋划了体育产业的新发展。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首都北京培育体育产业、发展体育经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北京充分利用和借鉴奥运成果,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提出要建设包括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在内的八大体育产业功能区的具体目标。2008年底,在国家体育总局的亲切关心和精心指导下,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又成为全国第四家体育产业基地,也是当时北方唯一一家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为发挥这个基地在首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2009年北京市还正式向国务院提出申请,将这个基地作为北京体育产业创意中心划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围,同时提出把这个基地作为北京市加快南城发展的重点功能区,从2010--2012年三年间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重点支持,为基地的发展奠定基础条件。这些举措,为切实推动北京龙潭湖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实现新发展。

一、基地的特色优势

    基地位居首都功能核心区崇文区的东南部,总占地面积2.6万平方公里,其中龙潭三湖水域总面积共计46万平方米,蓄水总量达96万立方米,为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水域资源。同时,龙潭湖地区因其独特的区位和浓厚的体育氛围,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是体育行政、总部中心。龙潭湖地区是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所在地,是全国体育工作的核心区域。二是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体育人才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所属的乒羽运动管理中心、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等30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及体育协会都位于龙潭湖地区,承担着全国各类体育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是全国体育人才培养和管理、体育赛事策划、体育信息交流的中枢。三是体育传媒和科研中心。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和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均在龙潭湖地区,作为集团性的国家级体育传媒和科研机构,在新闻界和体育界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四是体育训练中心。龙潭湖地区是国家级的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地和知名运动员的培训居住地,是世界冠军的摇篮。园区内拥有北京体育馆、国际网球中心、中国棋院、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四块玉训练基地等数座具有相当规模、水平较为先进的体育场馆资源和体育设施,场地面积达26万平米,提供了丰富的体育场地资源和大众健身场地。五是体育产品销售中心。产业园周边聚集了近800家经营体育产业的机构和企业,李宁、动向体育等知名体育企业都在周边经营,围绕龙潭湖形成了全市独有的体育经济发展圈。

为推进基地建设,国家体育总局给予精心指导,从2007年起北京市体育局、崇文区政府就与国家体育总局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了沟通联席、信息共享、体育产业反哺体育事业、跟踪服务四项工作机制,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基地的基本布局、功能定位、产业规模

200511月北京市政府批准了龙潭湖体育产业园整体规划,规划要求要整合区域内体育资源,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总部、体育产品研发机构、体育赛事运营商、体育中介服务机构在园区内聚集,形成“两基地”即体育产业总部基地、体育研发创意基地;“两中心”即体育信息交流中心、体育运动休闲中心的空间布局,打造以星光大道项目为重点的体育商业中心区、以国际体育交流中心为重点的体育总部中介聚集区、以龙潭西湖为重点的体育运动休闲区、以北京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为重点的体育文化活动区,最终成为北京体育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形成集总部、研发、赛事组织、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体育产业集聚区。

基地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73.71公顷,其中龙潭三湖共占地面积103.88公顷(占规划用地面积59.8),市政道路用地面积21.56公顷(占规划用地面积12.4),可建设用地面积为48.27公顷(占规划用地面积27.8)。建设总规模为117.53万平米(地上新建67.09万平米,地下新建32.73万平米,保留现状17.71万平米)。

基地建设将分两期完成,将四块玉地区和北京教学植物园周边作为一期进行开发,用地面积为35.07公顷,综合容积率为1.5,建设规模为86.32万平米(地上53.59万平米,地下32.73万平米),其中用于产业和配套设施的面积为69.97万平米,将在2012年前重点实施建设。

基地预计总投资120亿元,其中一期总投资85.3亿元,现已投入18.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已投入5.6亿元,基地内部分单位自有用地更新改造投入2.3亿元,拆迁投入11亿元;后期建设还需投资66.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体育公共服务设施投资15.4亿元(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投资12.3亿元),基地内部分单位自有用地更新改造投资8.9亿元,产业用地包括拆迁、建安等投资42.1亿元。一期完成后总产值将达到约95.5亿元。

三、基地规划建设进展情况

龙潭湖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同时作为北京城市南部地区“一轴一带多园区”产业空间格局中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功能为引导,以市场为手段,以投融资为平台,依托国家体育总局的资源优势,与市体育局密切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在批复建立北京龙潭湖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时提出的新要求,适应北京市将基地作为北京城市南部地区产业发展重点的新形势,对园区的控规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优化了功能和分区规划方案,确定从六个方面吸引特色高端集聚,鼓励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积极引导国内体育俱乐部、体育彩票、体育传媒、体育研发、体育赛事策划中心和体育品牌中心等入驻园区,支持体育产业孵化器等建设发展,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型体育产业和体育产业集聚区;二是加强了土地整理,利用北京市“城中村”的政策,对园区四片平房区31公顷用地进行了搬迁,共搬迁居民3121户,120余个单位,目前这些用地已调整为建设用地,基本具备了上市条件,同时还完成了部分地块土地储备收购任务,为2010年下半年项目落地提供土地保障;三是按照市政道路先于项目建设的要求,加紧园区道路建设,目前已投入7个多亿元,建成及正在建设的道路5条,其中左安门内大街、龙潭路、东南滨河路已竣工通车,体西路,东西四块玉路正在加紧建设,长青南路正在做立项前的准备工作,投入4300万元完成了龙潭湖水质一期治理,启动了持续治理工程,正在履行立项前的有关手续,将再投入9000万元;四是投入近4亿元建设了以体育、科技、文化为主题的北京青少年活动中心,现已完成粗装任务的70%,与北京市体育局合作的国际体育交流中心基本完成了开工前的各项手续,将在5月份开工建设,体育星光大道、智力大厦、冠军大厦等一些产业项目加紧进行前期筹备;五是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新建了龙潭湖中心岛文化广场、龙潭湖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和大众健身休闲设施,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四、基地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地缺乏投融资体制的创新。从投资看,政府主导性投资增长较快,而社会投资相对不足。

(二)人口疏解压力巨大。缺乏拆迁安置用房,人口向外疏散力度跟不上,再加上基地土地一级开发遗留部分拆迁户,影响土地二级开发,造成经营性用地供应不足,导致一些有利于产业升级的大项目无法落地。

(三)土地供应方式单一,对总部型、国际体育组织缺乏用地保障;政策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

五、基地下一步建设思路

(一)探索多种投融资方式。基地同时兼顾旧城改造任务,面临较大资金需求,下一步要积极探索政府支持下的市场化融资方式,加快区域性投融资平台建设,根据公共事业项目公益性和市场化程度的不同,采用多种投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

(二)建立一整套统筹发展的长效协作机制。例如:产业对口合作、人口疏解合作等机制。加大人口疏解扶持力度,弱化基地内人口居住功能,强化文化中心功能,加大基地拆迁安置用房建设和筹措力度,加快落实对口区房源建设,统筹安排好年度安置房源指标, 积极安置有搬迁意愿的人口向外疏散,制定人口向外疏散的鼓励政策。

(三)创新土地供应办法。为国家体育总局等特色产业项目落户基地提供土地保障。

(四)细化基地专项政策。鉴于基地目前正处在打基础阶段,近3年政策调整解决的范围重点确定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公益性设施建设、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等公共设施项目上,将积极争取列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范围,同时在产业引导、灵活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增加搬迁补偿、鼓励开发利用基地地下空间、采取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建立天坛建控区保护奖励机制缓解土地成本、对入驻园区的新开办、新迁入体育产业类企业购置或租赁办公用房给予房租补贴、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从全市统筹,将体育总部、体育传媒、体育创意研发、大型体育品牌赛事结算中心等落户基地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政策。

    北京龙潭湖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办公室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