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青海篇 文化之大 体育之美

    一“大”一“美”,勾勒出的便是青海最迷人的线条:在这里,既有国内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也有自然风光最美的生态景区三江源地,更有同时彰显着兼容并包、磅礴大气、美不胜收的多民族聚居区、丹噶尔古城、油菜花海。

     一“大”一“美”、既“大”且“美”、因“大”而“美”……这正是“大美青海”的由来。

    当然,“大美青海”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伴随着近些年来青海深挖文化、民族、民生品牌,青海的体育事业,尤其是全民健身事业得到极大的带动和发展。诚如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冯建平所说:“文化是青海的根和魂。失去了‘根’和‘魂’,青海的体育无从谈起;拥有了‘根’和‘魂’,青海的体育大有可为。”

    “大美青海”,同样也诠释着“文化之大、体育之美”。

    青海湖畔的文体明珠

    如果说青海湖是上天鬼斧神工下的一面镜子,那么围绕在青海湖周边的文化、体育设施,就是一颗颗明珠,给鳞光熠熠的青海湖点缀了耀眼夺目的光彩。

    “二郎剑”景区是青海湖畔最著名的自然生态、文化休闲景区之一,在这里,游人们既可以享受湖水、植被的温柔抚摸,也可以迎接高空滑翔伞、水中摩托艇的刺激挑战。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将包括“二郎剑”景区在内的“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正式列入“中国二十大全民健身著名景观”,“二郎剑”景区以及它所属的“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也逐渐成为青海乃至全国、全世界的人们所热衷的休闲健身、文化娱乐聚集地。

    得益于青海湖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以“环青海湖自行车赛”为代表的大型赛事的带动,“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已成为青海体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体育和文化、赛事和产业完美结合的最好示范点。

    在享受文化、体育阳光雨露的同时,“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文化和体育:在“二郎剑”景区内,就竖立着一座“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纪念墙”,上面用多国语言书写着有关青海湖壮阔和美好的诗篇;而所有景区内,也都建有可供游人使用的全民健身路径。

    青海湖周边的县镇、乡村,“文体互助”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在西海镇,当地政府利用青海省体育局拨付的“雪炭工程”款项,兴建了一座占地900平方米,拥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设施的全民健身中心,平时还可以承办小型的文化活动,比如成为“西海镇王洛宾音乐节”的活动场地之一;在金滩乡,青海省体育局下拨的“农民健身工程”款项被用以修建了一座全民健身广场,金滩乡文化站、金滩乡图书室正被这座健身广场环绕中间。

    利用文化培育体育品牌,是青海摸索出的一条新路,但体育品牌绝不仅仅是依靠文化、依赖文化,而是进一步深化当地的文化内涵,带动当地的文化建设。这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才是文化和体育的理想关系。

从尖扎射向世界

    尖扎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是全省闻名的贫困县,但近些年,尖扎为世人所熟知的已不再是“贫困”,而是驰名中外的“五彩神箭”。

    尖扎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局长张非燕对记者说:“‘五彩神箭’是我们尖扎县在挖掘文化宝库时打造的自有品牌,五彩分别是黑色、黄色、白色、蓝色和红色,分别代表着大地、宗教、水、天空和历史,这是我们尖扎县的精神图腾,也是我们的精神象征。”

    张非燕所言非虚,刚一进入尖扎县大门,抬头望去就是一把石雕的牛角弓,而在尖扎县内的道路上,也随处可见神箭手的画像和雕塑。

    尖扎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历史上传说射杀末代藏王的神箭手曾将自己的弓箭埋藏在尖扎山上,自此尖扎的老百姓便人人爱射箭,人人会射箭,并推崇“百步穿杨”的神箭手为村庄、地区英雄。

    植根于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五彩神箭”甫一亮相便枝繁叶茂:2006年开始,尖扎县便组织了“五彩神箭杯射箭邀请赛”。起先,参赛的只是省内射箭高手,随后便发展到全国射手,去年,已经有包括匈牙利、蒙古、韩国等多个国家在内的400余名国际选手参赛。尖扎,这个曾经落后、封闭的小县城,如今已借助神奇的“五彩神箭”射开了向全世界宣传、展示的大门。

在尖扎县全民健身中心,随处可见习练射术的人们。70岁的旦增昂洛是当地“射箭发烧友”中最年长的一位,小时候有过射箭经验的他从2005年开始又重新拾起了弓,如今,旦增昂洛已经基本能做到“百发百中”,而尖扎县的土靶,甚至比正规射箭比赛的靶子还要小,靶道还要长。

    “我练箭首先是眼神好了,年轻人看不清楚的我都能看见,另外肩周炎好了,因为每天都要拉近百次弓,再就是每次收箭都要来回走160米(尖扎县射箭靶道单向80米),腿脚利索了。”只有在张弓搭箭的间隙,旦增昂洛才能匆匆和记者聊上几句,因为他实在不想让自己的射术被身边五六十岁的“小兄弟”超过去。

    青海省拥有人口562.6万,少数民族264.32万,占总人口的47%,是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大省。近年来,青海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内涵等方面下工夫,打造出了一系列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步培育出了更多青海体育的新名片、新品牌。

大文化 大发展 大团结

    “跳出体育看体育,跳出体育干体育”,是青海体育人的工作方法。在处理体育问题时,青海体育人从未将其作为简单的“体育事件”,而是将其纳入社会发展、稳定的大环境中考量。

    “借《全民健身条例》颁布施行的东风,在国家体育总局帮助和以环青海湖自行车赛为代表的三大赛事的带动下,青海省的全民健身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截至2010年12月,青海省全民健身工程共建立了120多个项目,总投入2.39亿元。这些全民健身项目的建立让500多万青海人民受益,同时极大地带动了青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冯建平对记者说。

    而在促进社会稳定方面,体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锅庄舞和篮球两个项目。

    青海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郗晓鹏介绍说:“锅庄舞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受到了包括回族、土家族、蒙古族以及汉族群众的追捧和喜爱。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西宁市的南门体育场、中心广场、人民广场组织了三处锅庄舞练习点,每天都会有数千名各族群众跳锅庄。”

    果不其然,虽然记者抵达西宁时已经是11月,但西宁三处锅庄舞练习点仍旧人头攒动、热火朝天。

    南门体育场锅庄舞组织者宁红对记者说:“大家在一起感觉很快乐,既锻炼了身体,也增进了沟通,如果是夏天,还可以看到很多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习练者,而很多汉族群众也很喜欢少数民族服饰,也会穿上其他民族的服装跳锅庄。”

    至于篮球,在每年7-8月举行的农牧民篮球赛上,一片白帽子(撒拉族、回族)夹杂着红色的袈裟、鲜艳的藏族服饰,简单的篮球比赛已经成为了各民族、各行业团结的盛会。

     快速发展、安定团结、民族互敬本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应有之义。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无疑在强化中华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之大,兼容并包,在“大文化”、“大体育”的促进和影响下,青海正向着大发展、大团结的康庄大道前进。(林  剑   张志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